暑期,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扬帆”爱心服务团奔赴昌乐县宝都街道永康社区,开展“青春赋能,多元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支教助学、红色传承、文化服务、自然探索等多元领域,以青春之姿深耕基层,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支教助学:知识传递 点亮童真
“321学堂”是服务团支教主阵地。7月14日起,志愿者化身公益“小老师”,与20余名社区儿童开启成长互动。课堂上,通过情景对话、趣味游戏教英语,从简单自我介绍突破语言羞涩;用《歌唱祖国》教唱,结合歌词讲家国发展,让爱国情悄然扎根。每日沟通学情、定制辅导,解决学业疑问。收尾日的草帽绘画活动,孩子在帽檐绘就五角星、花草、“我爱祖国”,志愿者俯身指导,颜料染袖也笑意满盈;《歌唱祖国》手势舞展演,凝结数日排练心血,展现教学成果。离别时,孩子递上画像、草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共绽光芒。
红色传承:回溯历史 筑牢初心
红色教育贯穿实践全程。7月16日,成员赴响水崖村,学习当地革命故事——战争年代村民支前热血、新时代乡村脱贫奋斗,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基因可触可感;结合史料深研昌乐县近现代革命印记,体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随后,在昌乐县烈士陵园,成员列队敬献鲜花、鞠躬致敬,缅怀英烈。7月19日,团队走进姬家庄红色纪念馆,聆听馆长讲解共产党发展史,观看旧展品串联峥嵘岁月,红色故事让成员经历“精神洗礼”,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文化服务:艺术赋能 扮靓社区
文化服务以墙绘、晚会保障为载体。社区斑驳白墙前,志愿者画笔如魔法棒,勾勒花苞、绿叶、枝丫,将素净墙面变为“绿色画廊”,为社区添生机。7月14日晚,助力昌乐农商银行主题晚会,成员分工引导疏散、协调场务,以严谨保障活动,展现学子担当,用行动为社区文化生活添彩。
自然探索:研学科普 拓宽视野
7月19日午后,团队赴昌乐县国家地质公园研学。观察火山口遗迹,了解远古火山活动奥秘;发挥外语专业优势,用英语标注地质词汇,让探索之旅融合专业实践。同时,走进非遗工坊,近距离接触木雕、石雕技艺,看老艺人将红色主题与传统技艺相融,上手体验更懂传承不易,实现自然科普与文化传承的双向收获。
从知识播种的支教课堂,到精神传承的红色足迹,从艺术赋能的社区角落,到自然探索的地质公园,“扬帆”爱心服务团以多元实践,绘就青春服务基层的生动图景。这场跨越知识、精神、文化、自然的实践,让青年学子在奉献中读懂担当,让“三下乡”的青春故事,成为成长路上的珍贵注脚,持续传递温暖与力量 。
图:赵一鈞、迟鸿伟
文:赵一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