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光伏蓝海共议绿色循环,能源转型推动技术攻关——湖大师生赴四川永安光循开展硅基光伏组件回收体系调研

2025-07-23 17:53 来源:中教网  谢乐轩   阅读 1.6万
540
分享

中教网7月23日讯(通讯员 谢乐轩)总书记曾强调,“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响应“双碳”目标及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号召,2025年7月18日至21日,湖北大学新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晶”益求精调研团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马菲,副院长梅涛、邓鹤鸣,系主任林俍佑带领下赴四川永安光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寻构建退役光伏组件循环利用体系的新思路与新方案,为建立光伏组件的绿色生态与产业循环提供实践样本。

明晰行业痛点,找准产业现状

7月18日,团队师生与公司董事长吕东东、副总经理吴强开展交流座谈。在座谈会上,副院长梅涛代表学院感谢企业在住宿、出行、餐饮等方面给予师生的便利,并对新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办学情况、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作了简单介绍。永安光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东东阐述了公司理念、发展规划、经营规模等情况,并对学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随后在领队教师林俍佑的提议下,双方围绕理论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等方面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共识。会议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马菲总结讲话并邀请吕东东董事长做客湖北大学,为新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学子做经验分享与职业规划。

▲图为与会双方就光伏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交流讨论 谢乐轩 摄

在交流座谈中,团队成员获悉当前硅基光伏组件回收企业面临氟化物处理技术革新、创新技术落地、后端利用高值化难实现等问题,但在《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及补贴的有力支持下,科技类环保企业的发展空间有了极大改善。“随着未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光伏组件回收产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团队成员潘世琦有感而发。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永安光循董事长吕东东 蒋昊宇 摄

激发创新产能,构建闭环体系

7月19日,团队成员深入车间工厂一线,了解退役光伏组件的回收工艺。据走访调研,团队了解到永安光循已采用自主研发的退役光伏组件回收一体化设备,通过技术研发打造行业领跑型企业。据了解,目前光伏回收企业正致力打造高产能闭环体系,在高校科技研发的帮助下,企业在产业研究中有了更多可能与发展前景。

▲图为团队成员分组了解光伏组件加工技术 蒋昊宇 摄

深耕能源沃土,提升专业素养

7月20日,团队成员与董事长吕东东进行访谈。在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新能源领域企业也需要学术专业上有深耕经历,实习工作中有过硬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访谈最后,吕东东勉励新能源专业本科生注重学科交叉与能力培养,研究生关注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学术会议的参与。“此次调研是认识新能源领域新兴产业的一次机会,在实践调研中大家充分体验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及技术路径,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团队成员谢乐轩感慨道。

▲图为企业加工产品展示 潘世琦 摄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学习了硅基光伏组件回收技术与闭环体系构建要素,还深刻了解到科技环保企业的发展环境。本次“三下乡”之行也为“访企拓岗”提供了良好平台。只有持续增进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展合作维度,创新合作方法,才能向社会不断培养输送优质人才,有力支撑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在四川永安光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照 吴强 摄

奔赴青春山海,共绘灿烂未来。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征程上,新能源学子既是追光者,更要成为发光者。下一步,团队将聚焦退役光伏组件循环利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完善,为产业助力能源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相信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湖大新工科建设将迈向全新篇章。

撰文 | 谢乐轩

供图 | 潘世琦 蒋昊宇 吴强

审核 | 谢乐轩 潘世琦 蒋昊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