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南宁理工学院 “艺美学践 —— 织锦传艺宣讲团” 走进广西工艺美术研究院探寻壮锦魅力

2025-07-16 13:27 来源:中教网  张雪扬 郭明朗   阅读 1.0万
353
分享

中教网715日讯(通讯员 郭玥 张雪扬 郭明朗)为探寻壮锦魅力、传承非遗文化,2025年6月13日,南宁理工学院 “艺美学践 —— 织锦传艺宣讲团” 来到广西工艺美术研究院,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意在通过采访传承人系统性的了解壮锦内涵以及参观织锦工厂等方式,深入探寻壮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传承之道。

▲图为周腾靠先生讲解壮锦历史与发展 李雨泽 摄

在活动中,宣讲团成员们与壮锦传承人——周腾靠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周厂长向宣讲团成员们详细讲述了壮锦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织造技艺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厚文化内涵。从壮锦图案中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花卉,到其在壮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让宣讲团成员们对壮锦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周厂长也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历,向宣讲团成员们娓娓道来壮锦的历史脉络。从古代壮族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简单的织物,到如今壮锦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每一段历程都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壮锦在壮族婚嫁、节庆等重要场合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周厂长还细致解读了壮锦独特的艺术风格,壮锦色彩浓烈明快,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像常见的万字纹、水波纹等,都蕴含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宣讲团成员们明白壮锦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壮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宣讲团成员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要点,还就壮锦图案的设计灵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等问题与周厂长积极互动,收获颇丰。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周腾靠先生进行采访 李雨泽 摄

在织锦工厂参观环节,宣讲团成员们看到了与想象中不同的景象 —— 这里没有古老的织机,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现代化的机器。机器运转有序,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作,有的负责调试机器参数,有的专注于检查半成品的质量,还有的在进行最后的整理工序。工人们娴熟的操作配合着现代化机器的高效运转,让一幅幅精美的壮锦不断产出。宣讲团成员们一边参观,一边向周厂长请教现代化机器在壮锦织造中的优势,技术人员介绍道,现代化设备在保证壮锦传统特色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让壮锦的品质更加稳定,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图为周腾靠先生带领实践队参观织锦车间 李雨泽 摄

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机器上逐渐成型的壮锦,宣讲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坚守,也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传统技艺的传承绝非守着老物件故步自封,而是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浪潮。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让传承之路充满无限可能。

▲图为活动合影  李雨泽 摄

此次南宁理工学院 “艺美学践 —— 织锦传艺宣讲团” 的活动,为高校学子了解壮锦文化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一系列活动,宣讲团成员们不仅深入领略了壮锦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传统非遗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路径。相信这次实践经历会激励他们成为壮锦文化的传播者,为非遗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