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社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七月上旬至中旬,湖南工学院学生工作部“雁行辅学”实践团队深入衡阳市珠晖区清泉山社区,以“家校社联合,护航孩子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场为期十天的暑期育人实践,用17场一对一辅导与3天集中课堂,在校园与社区之间架起一道别样的成长彩虹。
▲图为志愿者老师一对一辅导
志愿者们通过一次一次的陪伴式教学,逐渐拉近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在上课之余还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从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娴熟,志愿者们充当“引路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翅膀,让小小的梦想也能借着知识的风慢慢迎风飞翔。
随后全体成员开展了集中课堂会议,为之后3天的社会实践明确了方向、细化了分工,让每一项计划都落得更实,每一份热情都能精准地洒向需要的地方。
▲图为集中课堂会议
在3天集中课堂里,社区活动室里的热闹声响,是这场实践最动人的背景音。志愿者们围绕“破冰融合”“文化艺术+科学科普”“益智启思”三大主题活动,设计出脑筋急转弯、水画实验秀、科学用眼、诗词飞花令等一系列活动。当孩子们为自己聪明的头脑欢呼,当水画小实验的现象引发阵阵惊叹,当科学用眼被孩子们熟知。求知的火苗已在他们心中熊熊燃起。
▲图为破冰活动和水画实验秀
“这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四方力量的共舞。”家长们对小老师的嘱托,眼角笑意藏着全然信赖;社区工作人员抱着文件夹穿梭在活动室,额角汗珠未擦便投入物资清点;志愿者顶着烈日搬运活动用品,黝黑臂膀印着马甲带痕迹;孩子们提前到场,呼唤老师时的笑容灿烂。
四方力量拧成绳,将微小努力紧紧缠绕。家长一句 “辛苦了”,社区一次及时的补给,志愿者一个帮扶,孩子们的每一次配合,都化作托举成长的力量。合影中,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与志愿者脸颊汗珠交相辉映,成了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纪念。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合照
作为学校“雁行辅学”的延伸,此次社区实践既延续了个性化辅导的精准理念,更探索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正如团队成员所说:“十天很短,但播下的种子会在未来慢慢生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