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双百行动”校地共建结硕果 松山学院“编程支教”点亮曲江沙溪童心

2025-07-11 15:54 来源:中教网    阅读 740
24
分享

近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童心编程,梦想启航”少儿编程志愿服务队再次来到韶关市曲江区沙溪镇,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编程科普课。课堂上,孩子们通过简单的编程操作,让屏幕中的卡通角色跳起了舞蹈,欢声笑语中,科技的种子悄然播撒。这一幕,正是松山学院与沙溪镇校地共建成果的生动缩影。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高校“双百行动”实施以来,松山学院与沙溪镇携手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面对沙溪镇曾经存在的专业师资不足、教学设备滞后、优质课程稀缺等现实难题,学院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优势,组建专业师生团队,自2024年起创新推出“每周驻点帮扶计划”。志愿者们奔赴沙溪镇中小学,通过“手把手”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前沿的编程知识,更帮助本地教师掌握了数字化教学工具,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沙溪镇中心小学的计算机教室里,学生们正专注地调试着自己设计的小动画。“以前觉得编程很高深,现在发现它就像搭积木一样有趣。”学生严海燕兴奋地说。这正是服务队精心设计的“科技+文化”特色课程之一。团队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编程教学,开发出系列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这种创新教学模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更得到了当地教师的高度认可。“这些课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传承了地方文化,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该校信息技术课教师如是说。

沙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松山学院的帮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建立了长效机制。通过“1+1+N”协作模式,学院联合镇政府等,持续为当地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已在镇属学校开设常态化编程和计算机基础兴趣班,累计服务青少年超7000人次。更令人欣喜的是,项目培养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形成了“传帮带”的良性循环,确保了帮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校地合作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近日,松山学院与沙溪镇就共建乡村科教达成新共识,计划将编程教育推广至更多偏远村落,并探索“数字技能+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我们期待通过持续合作,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高校力量。”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场高校与乡镇的“双向奔赴”中,科技教育的星星之火正在粤北山区形成燎原之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供稿:

曲江区沙溪镇人民政府 温雯怡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杨京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