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倾听心声,传承薪火——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子金榜村“三下乡”问需留守儿童,寻访老党员足迹

2025-07-07 15:11 来源:中教网  曾佳瑶   阅读 136
5
分享

中教网7月7日讯(通讯员 曾佳瑶 曹顺磊)深入乡村,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感悟最厚重的历史。7月6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情暖童心,助力振兴”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叙永县摩尼镇金榜村,通过扎实走访调研留守儿童家庭和面对面聆听老党员奋斗故事,将青春实践融入乡村振兴与红色传承。

在金榜村曹支书和化院驻村干部刘海峰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深入金榜村留守儿童家庭,开展细致访谈与问卷调查,并为他们送上精美的学习文具和牛奶等生活物资。队员们聚焦成长中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对孩子们展开调研和关心:日常起居由谁照料?生活物资是否充足?课业辅导是否存在困难?学习资源(如课外书、网络)是否满足?与父母沟通的频率和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调研发现,受限于叙永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生计需要,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主要由祖辈抚养,普遍面临情感陪伴缺失、学习辅导资源匮乏、心理健康关注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学习方面,孩子们课后遇到难题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课外读物等学习资源也相对有限。这些详实的一手资料为团队后续精准帮扶提供了坚实依据。

基于调研结果,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课外读物匮乏、学习资源有限的突出需求,团队初步制定了 “爱心书籍捐赠” 的长期关爱计划。后续将根据孩子们的具体年龄、兴趣和学习阶段,精心挑选和募集图书,努力为他们搭建起“家门口的小书库”。团队成员小郑(化名)表示,“希望通过定期沟通和送去‘精神食粮’,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为他们提供最切实需要的支持,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

带着对历史的敬意,团队随后拜访了金榜村的老党员。在朴素的农家里,青年学子们围坐聆听老党员们动情讲述亲历的艰苦岁月和村庄变迁史。老党员们分享了在艰苦年代里坚守信仰、建设家乡的点滴,特别是在党的领导下,金榜村如何克服困难,一步步摆脱贫困、走向发展的奋斗历程。这些鲜活的故事如同一堂生动的党课,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你们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更要珍惜,学好本领,把咱们的乡村建设得更好!”一位老党员语重心长地勉励道。团队成员小马(化名)深受触动:“要珍惜时光,把书读好。不管将来在哪儿,都要保持这股积极向上的心气儿,踏踏实实为家乡、为社会出力。”

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走访调研,青年学子们:掌握了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为后续开展实质性、可持续的帮扶奠定了基础。接受了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从老党员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化了对国情、乡情的认识,切实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服务乡村、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团队将引导更多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动能。实践团队也将认真梳理调研数据,细化帮扶方案,力求为金榜村的留守儿童带来更贴心、更长效的支持,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