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士生,他们肩负着传承军人精神、服务社会的使命。近期,滨州职业学院军士学院的军士生以“纪律、文化、成长”为主题,走进当地一所学校开展“耿耿寸心”社会实践活动。
1.“海军精神”——碧海蓝天的使命与担当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军士生特别融入了对海军文化的介绍,旨在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我国海军的使命与精神。军士生们深知海军不仅是国家海洋权益的捍卫者,更是纪律、协作与奉献精神的象征。
2. “默室洁净”——纪律与习惯养成
通过军事化内务展示、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整洁”“尊重”“自律”的重要性。 在纪律教育环节中,军士生依据《海军舰艇管理条例》,通过舰艇生活纪录片和模拟战备值班故事,向学生立体展示"默室净洁"标准。从舱室整理到装备维护,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对职责的敬畏与对集体的责任感。
3. “我不会可以学”——成长型思维培养
设计“答疑环节”与技能学习工坊,鼓励学生直面困难,践行“不会就学”的态度。
通过"讲解-模仿-实践"三阶教学法,引导所有学生完成从"我不能"到"我可以学"的思维跨越,现场实践掌握率达95%以上。
图为耿耿存心”服务队志愿者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身份,传递海军精神。 王鼎皓 供图
二、活动实施:多元互动,寓教于乐
模块一:纪律教育——“竞争向上”的实践
活动首日,该生以军士生形象亮相,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默室洁净”环节中,他展示了军士生标准的内务整理流程,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竞争向上”的毅力,更让他们明白“保持安静”“尊敬师长”等习惯的深层意义——对他人和环境的尊重。
在“习惯”分享会上,军士生以漫画形式列举了“守时、诚信、助人”等多项品质,并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值得提倡。例如,当扮演“上课插话”的学生被指出错误时,台下立刻响起“静——保持安静”的口号,现场氛围既活跃又充满教育意义。
为深化主题,军士生带领学生制作“感恩卡”,鼓励他们写下对父母、老师的感谢之语。许多孩子将卡片一同送给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尊敬师长”的内涵。
在“答疑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问题五花八门,从作业效率到人际交往,学生们的提问涵盖成长各维度,该生结合军士生的经验,引导他们用积极态度面对困难。图为耿耿存心”服务队志愿者面对多样化多维度问题进行一一讲解。王鼎皓 供图
三、挑战与突破:在实践中成长
尽管活动整体顺利,该军士生也遇到了诸多挑战。例如,有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纪律环节一度混乱。为此,他迅速调整策略,将讲解时间缩短,增加游戏互动比例,并安排“静——保持安静”的积分奖励机制,最终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成果与反思:播种希望的种子
本次实践共覆盖50余名学生。校方更评价此次活动“将军士生精神与传统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
该名同学作为军士生,他表示:社会实践不仅是单向的输出,更是双向的成长。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习惯与知识,而我们则提升了沟通能力与应变技巧。更重要的是,那些“我不会可以学”的瞬间、“竞争向上”的坚持,将成为所有人心中共同的精神烙印。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未来,滨州职业学院军士学院军士生们要以责任与热情,用行动诠释“纪律、文化、成长”的深刻内涵,为社会播撒更多正能量的种子,传递“耿耿寸心”的使命与义务。(指导员:闫姝月 韩洋 卢志航)
图为“耿耿存心”服务队与学生们合影留念。王鼎皓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