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5日讯(通讯员 曾佳瑶 余雨馨)为丰富山区留守儿童暑期学习生活,激发艺术兴趣、助力职业认知与精神塑造,7月4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情暖童心,助力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新苗小学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以美育启智、职业启蒙筑基、工匠精神铸魂,为乡村儿童成长注入多元活力,助力乡村人才培育与文化振兴。
国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方针,为乡村美育发展锚定方向。实践团队将趣味折叠画与歌舞艺术融入课堂,点亮儿童艺术梦想。上午,趣味折叠画环节,志愿者以简单纸张为媒介,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一张纸经折叠、绘画、展开,变出藏着秘密花园的魔法世界,或是跳出纸面的“立体”动物。孩子们化身“小艺术家”,用彩笔勾勒奇思妙想,在“折-画-展”中理解空间创意,感受艺术创新魅力。
图为志愿者教授趣味折叠画
图为志愿者耐心协助小朋友绘画
舞蹈唱歌课堂上,志愿者教小朋友们唱歌、跳舞。大家围在一起,跟着志愿者一句句学唱欢快的歌曲,从生疏到熟练,稚嫩的歌声在教室里飘荡。学跳舞时,从简单的肢体摆动练起,在音乐与律动里尽情释放天性。这不仅呼应国家传承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要求,更借艺术滋养心灵,培养审美情趣,让乡村孩子平等享有优质美育资源。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跳欢乐舞蹈
午后,志愿者变身“职业引路人”,用情景模拟、故事分享呈现职业百态。讲述消防员时,通过“火灾救援”情景演绎,展现责任与担当;介绍教师职业,以“趣味课堂”互动,传递育人使命;科普医生工作,借“急救模拟”,诠释救死扶伤价值。团队开展的趣味职业启蒙活动,帮孩子认知社会分工,播撒职业理想种子。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聆听志愿者讲授职业启蒙
志愿者还以大国工匠故事为切入点,讲述徐立平“火药雕刻”守护航天安全、顾秋亮“蛟龙号”装配诠释精度,用鲜活案例诠释工匠精神内涵。结合职业启蒙,延伸讲解“工匠精神”在各行业的体现——教师需“深耕课堂,育好每颗种子”,医生要“精准诊疗,守护生命健康”。互动环节,孩子们围绕“怎样成为小工匠”踊跃发言,从“认真完成每幅画”到“把歌唱到最好”,理解工匠精神就在日常坚守里。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述工匠精神
“情暖童心,助力振兴”暑期实践活动,以美育启智、职业筑基、匠心铸魂为核心,为新苗小学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与未来的窗口。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课堂传递政策温度,用真诚的互动播种成长希望。未来,团队将号召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以教育点燃梦想,以行动践行担当,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