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白江区幼儿园“喜运动·爱锻炼”习惯养成教育项目组(跳竹竿组)2025年首次研讨活动在城厢中心幼儿园举行。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学前教育教研员罗兴华、青白江区学前专职督学张敏芳,以及青白江区跳竹竿组成员共3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教研的主题是“中班跳竹竿游戏设计与组织”。
首先,城厢中心幼儿园叶礼蓉老师带领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关于学前儿童身体移动能力概述这一节内容,从身体移动能力的概念、内容及价值三方面解析幼儿动作发展规律,为教研实践筑牢理论基础。
专题分享环节,钟琳老师以《中班跳竹竿活动设计与组织》为题,结合园所实践,从跳竹竿游戏的价值、现存问题、实践探索几方面展开分享。邓舒洁老师通过《趣探跳竹竿》案例,生动讲述了幼儿在跳竹竿游戏过程中通过协商解决“夹脚”“节奏适配”等问题的探究历程。
现场观摩环节,王利均老师带来了中班跳竹竿游戏《拯救小松鼠》。孩子们在趣味情境中练习单双脚跳跃、协调躲闪等动作,通过与同伴协作打竿、喊喊节奏,展现出专注投入的学习品质与互助合作的社会意识。
在互动研讨环节,全体成员分成三组聚焦幼儿学习品质、社会发展、动作发展、材料互动及教师支持五个观察维度,针对现场观摩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既肯定了情境化游戏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作用,也从材料多元化投放、个体差异指导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在思维碰撞中凝聚教研智慧。
专家指导环节,张敏芳老师从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及幼儿收纳习惯培养等方面肯定活动亮点,建议幼儿园从园级层面进行小、中、大班跳竹竿游戏的递进式设计。罗兴华老师强调“自主探索、观察模仿、多元支持”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材料适配,探索适合中班幼儿的竹竿规格及辅材,保障游戏安全性;二是支持性策略,通过围坐分享、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评价,避免教师单一评价;三是成果导向,结合“习惯养成”在实践中深化成果落地,并通过梳理总结固化研修成果。
此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师观察与解读幼儿、设计组织游戏的能力。接下来幼儿园将持续围绕“跳竹竿游戏”开展系列教研,以专业研讨赋能幼儿动作发展与学习品质双提升,让跳竹竿游戏成为幼儿乐享运动、健康成长的载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