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下午,第十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开幕式在上海市长征中学高中部隆重举行。本届“青史杯”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等单位共同主办,上海市长征中学承办。
会上,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科研部部长王月芬、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赛君等领导,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苏智良, 20世纪世界史、俄苏史冷战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余伟民等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市各区多所知名高中书记、校长、初高中历史教研员、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各区历史教师等一百余人,共同见证了此次开幕式。
活动以长征中学原创的情景剧《登上娄山关》开篇。该剧取材于学校持续 17年的“重走长征路”研学项目,通过艺术化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新时代长征精神。
长征中学副校长杨能浩(主持工作)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建校 60年来始终践行育人使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历史学科的全国重要赛事,“青史杯”为师生搭建了展示平台,促进了历史教育深度交流。同时,今年赛事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意义深远。
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指出,该赛事创新运用戏剧载体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在培养青少年历史观、价值观方面成效显著。并希望有更多学校参与到 “青史杯”大赛中来。共同探索高中历史教育学科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科研部部长王月芬、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赛君分别致辞,充分肯定赛事价值。王部长梳理了历届 “青史杯”的主题,指出“青史杯”是全国高中生历史学习的亮丽名片,是学生再现历史,深入历史的平台,最终推动学生的历史理解与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周处长对主办方十年来的办赛过程做了回顾,并对未来的青史杯大赛提出了新的展望。
开幕式现场完成评委聘书颁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作为评委代表发言。苏教授指出,二战重构了当今世界格局,今天我们重新反思这段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上一届 “青史杯”大赛优秀组织单位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通过视频,对活动开幕传来远方的祝贺。他感谢主办方的热情邀请,他指出未来世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不能忽略文史哲的创新。而“青史杯”旨在培养学生文史学科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更能创造出思想的财富与影响力,弘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待参赛的广大同学们,为中国的文史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中,六家出版机构的负责人分别向所有协办校代表赠送了图书,校党总支部书记帅凯翔代表学校接受了赠书。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党委书记瞿骏教授发布本届大赛主题: “人类历史中的战时际遇与战争书写”,阐释了重访历史现场与重构战争叙事的教育价值。历史不会重复,历史却会重演。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类历史不再续写战争的“剧本”。
在庄重的 “青史杯”交接仪式中,杨能浩校长将象征“时代·史学·青年”的水晶杯传递至闵行中学党委副书记蔡煜手中,寓意赛事精神永续传承。
活动最后,华东师大余伟民教授以《回首二战: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国视角》专题讲座为开幕式画上圆满句号。讲座立足全球史视野,结合中国抗战实践,为参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历史思考框架。余教授谈到,要从二战的经验教训中提炼人类共同的价值,形成超越民族主义的人类共同体意识。
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将这一重大历史主题与历史剧本创演相结合,激励当代中学生勿忘历史、铭记先烈、开创未来。“长征万里砺丹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我们更应该砥砺前行。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在剧本创作和戏剧展演中“铭青史”,在接续奋斗中“砺丹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