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3月3日讯(作者 赵一)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全面深化改革前行的道路,为全党全国人民锚定方向,指引干部在新征程上坚定信心、砥砺奋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信心为基,筑牢改革根基
回首新时代奋进之路,在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巨轮破浪前行,成果斐然。经济领域堪称一部壮丽史诗,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扬,如腾飞巨龙,不仅实现大幅增长,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分量也日益加重,稳居世界第二把交椅。而脱贫攻坚的胜利号角,更是历史性地驱散了绝对贫困的阴霾,让无数贫困人口迎来新生曙光。再看民生领域,教育、社保、医疗等体系蓬勃发展,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培育着民族未来的栋梁,坚实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民众遮风挡雨,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守护着大众的健康福祉,人民生活品质迈向新高度。
这些辉煌成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最生动的注脚,是干部们坚定改革信心的力量源泉。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变幻,国家发展外部环境波谲云诡,内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千头万绪。但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坚定信念。要深知,改革是当代中国破局突围的关键一子,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唯有毫不动摇推进改革,打破体制机制的藩篱,才能让市场活力奔涌,社会创造力澎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强心针”。
科学为刃,雕琢改革华章
改革宛如一座宏大精密的建筑,需科学方法为“巧匠”精心雕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党在改革实践中淬炼出的智慧结晶,指引干部们一路前行。
坚持系统观念,是驾驭改革全局的关键。全面深化改革如同一盘大棋,落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大家登高望远,强化顶层设计,从宏观战略高度擘画改革蓝图,明晰目标、任务与路径。同时,兼顾各领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改革举措紧密配套、无缝衔接,杜绝“单兵突进”的莽撞,凝聚协同推进的合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是改革稳健前行的“平衡木”。改革是动力引擎,驱动发展的列车滚滚向前;发展是终极目标,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稳定则是坚实底盘,保障改革与发展行稳致远。要在发展浪潮中精准推进改革,借改革之力赋能发展,以稳定大局为二者营造优良环境。把握好三者的节奏与力度,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金钥匙”,开启三者协同共进之门,让改革红利普惠大众。
聚焦问题导向,是攻克改革难关的“利刃”。问题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改革的靶向。善于洞察问题、剖析本质,精准定位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至关重要。当下,围绕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构建、共同富裕推进等重大使命,靶向发力,直击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痛点,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激活全局发展的“一池春水”。
合力为擎,驱动改革引擎
改革伟业,非一人之功,乃亿万人民携手共创。汇聚磅礴合力,方能让改革航船乘风破浪。
党的领导是改革的“定盘星”。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改革保驾护航,确保其沿着正确航道稳步前行。各级党委要勇扛政治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为改革筑牢政治堡垒,让党旗在改革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源动力”。他们既是历史创造者,更是改革主力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珍视群众首创精神,俯身倾听群众心声,从民间智慧与实践中汲取养分,让改革贴合民意、满足民需,紧紧依靠人民力量,书写改革辉煌。
舆论宣传是改革的“助推器”。深入阐释改革要义、目标与举措,广传改革成功经验与典型范例,凝聚社会共识,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成为时代强音。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化解矛盾问题,为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奋进的良好氛围。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站在新征程起点,唯有以坚定信心为笔,科学方法为墨,汇聚合力为纸,书写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篇章,方能向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奋勇前行!(梓潼县许州初级中学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