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小学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延中华武韵,兴和美之道——哈尔滨市延兴小学参加哈尔滨市首批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成果展示会

2024-09-29 17:09 来源:哈尔滨市延兴小学    阅读 4.6万
643
分享

“民族体育薪火传,课堂实效谱华篇;齐心协力共奋进,健康中国梦必圆!” 武术,这流淌在中华大地血脉中的千年艺术,它不仅是肢体的舞蹈,更是心灵的颂歌。它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先人的智慧与坚韧,每一跃每一动都讲述着民族的故事与梦想。

哈尔滨市延兴小学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儒雅自信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特色,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站位政策引领,高校武术课程的专项指导,教研部门武术课堂教学方法的专题研究,校长及老师们的专心研磨中,学校成立了宋艳丽武术工作室,积极开发武术课程资源,将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体育完美集合,武出特色,多次代表省市区在各级舞台及赛场上进行展示,是省市武术进校园示范校,是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试点建设单位,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实习实训基地。

延中华武韵,兴和美之道。9月25日,600名延兴学子走进哈尔滨市铁岭小学鲁商校区,在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哈尔滨体育学院联合主办的“哈尔滨市首批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成果展示会”上做精彩展示。本次展示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体卫艺活动事务中心主任毕渔民、体育教研室主任王海、教研员闫绍惠;哈尔滨体育学院副书记周滨、民族传统体育学院院长杨慧馨、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董欣、副院长王俊;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媛、副院长史咏梅;南岗教育局局长张慧莉及四区进修学校校长、24 所联盟学校领导亲自到会。会议由哈尔滨教育研究院艺体教研室主任邢飞主持。

开幕式上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史咏梅副院长、民族传统体育学院杨慧馨院长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哈尔滨市首批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24所联盟校成立的价值,“推进大中小研培一体化民传体育课程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民传体育课程,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由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王媛院长宣布展示会启动后,来自不同区、学段的师生们用他们的汗水与热情,为大会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盛宴。这不仅仅是一次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武韵童心,压轴出场的延兴学子以最饱满的热情,身着统一的武术服,全体学生手持精美的功夫扇,随着音乐,精准到位地开扇、合扇,在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中,展现了功夫扇独有的韵律与风采。这不仅是武术的展示,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

“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武术社团学生们的每一次跳跃,每一次转身,每一招每一式都凝聚着对武术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他们在一拳一扇、一诵一和中,武旗挥动尽展中华少年风采!

充满力量与威严的盾刀表演让人热血沸腾,掌声雷动。学生们手持盾牌与刀,步伐沉稳,眼神坚定,盾牌不仅是防御的武器,更是他们信念的象征。刀光闪烁,每一次挥砍都透露出不屈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刀与盾天衣无缝的配合,攻防转换间,尽显武术的智慧与策略。

教育,是点亮心灵的火种,而武术,则是这火种中最耀眼的一束光。闭幕式上,与会领导为24所联盟校授牌。作为联盟校的秘书长,延兴小学校校长闫为佳致闭幕词。今日,我们以武术为媒,连接过去与未来,大中小校携手,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孩子们的心中绽放,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我们,作为教育的守护者,有责任将这份光亮传递给每一位学子,让他们在武术的熏陶下,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有梦想的新时代青年。

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武术为桥梁,连接心与心的距离;以教育为灯塔,照亮孩子们前行的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武韵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华伟业在他们的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