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武汉工程大学“许愿计划”:大学生用化学实验激发孩子求知欲

2024-08-04 11:48 来源:中教网  付佶   阅读 3.7万
699
分享

中教网8月4日讯(通讯员 付佶)今年暑期,来自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的“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前往咸宁通城县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期间,为了激发起孩子们对于化学的兴趣,“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决定运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课。

7月22日,“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在古龙社区内开展了一节化学特色课。通过几个实验,让这里的小朋友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乐趣。实践团成员进行的第一个实验是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此时不用老师说上课,大家就已经安静地凑了过来。他先在杯子里加入一些小苏打,紧接着往杯子里加入了一些白醋,杯子里的小苏打溶解了,并立即伴有气泡产生。此时一位小朋友问道老师这不是变成汽水了吗。实践团成员耐心地向大家解释道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碳酸氢钠的物质,而白醋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醋酸的物质,两个物质会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也就是你们看到的气泡。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为小朋友们做白醋小苏打的实验)

接着,他们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荧光灯实验。先在塑料杯里加入苏打粉和油,最后往杯子里加入白醋,一段时间后,白醋逐渐浮到塑料杯表面,在手机手电筒灯光的照射下,如同荧光灯一般,小朋友们无不发出惊叹。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小朋友做荧光灯实验)

实践团成员进行的第二个实验是利用紫甘蓝色素做PH显色液的实验。实践团成员先把事先切碎的紫甘蓝放入塑料杯中,并在塑料杯中加入酒精,一段时间后,塑料杯内的液体变成紫色,然后再将杯内的液体分别倒入事先准备的白醋和小苏打溶液内,发现白醋变成了红色,而小苏打溶液则变成了绿色,小朋友们对此非常不理解。实践团成员解释道最开始在塑料杯中的是紫甘蓝,它含有紫甘蓝色素,这个物质一般是紫色的,并且自身的颜色能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它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绿色,使用用酒精的目的则是将紫甘蓝里面的紫甘蓝色素提取出来。所以当把杯内的溶液倒入白醋中时它变成了红色而倒入小苏打溶液中时则变成了绿色。小朋友们听完后都感到很惊讶,原来化学这么神奇,其中一位小朋友甚至说道“老师你太厉害了,请收我为徒吧。”使得实践团成员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感到有些自豪。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小朋友们进行利用紫甘蓝色素作PH显色液的实验)

实践团成员进行的第三个实验是“法老之蛇”实验。小朋友们听到这个名字后都十分好奇,真的有蛇吗?出于安全考虑,实践团成员移步室外进行该实验。实践团成员就地取材找来了一些沙子,往沙子上倒入一些酒精,接着,在纸上以3:1的比例混合小苏打和白糖,最后用火柴点燃小苏打和白糖。最开始只是其表面有一些黑色的颗粒,但没过多久,沙子里钻出一条黑色“法老之蛇”,如同凭空出现一般。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小朋友们进行“法老之蛇”实验)

实验做完后小朋友们似乎仍意犹未尽,有的聚在一起讨论化学的神奇,对着伙伴说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化学家;有的在观摩刚刚“凭空出现”的“法老之蛇”;还有的则是缠着实践团成员问平时在大学里做的一些有趣的实验,实践团成员们也耐心的为他们解答,使他们对于大学生活有了一些向往。

此次特色课程的开展,实践团成员虽仅展示了几个原理并不复杂的小实验,但对于古龙社区的小朋友们而言,这却可能是他们首次直观地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无疑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了知识的种子,更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知识的热情之火。

通讯员 余程锦 付佶 宋澜馨

实践队:武汉工程大学“许愿计划”社会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