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湘南学院学子开展公益科普课堂,助力郴州教育

2024-07-30 04:07 来源:中教网  朱成利   阅读 5.8万
194
分享

中教网7月30日讯(通讯员 朱成利 唐向洋)2024年7月8至12日,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水漾科普队”与“翼路生花科普实践团”怀揣着传播科学知识的热情,奔赴湖南省郴州市福城志愿者协会、春苗书屋涌泉馆、九中馆、少儿馆、儿童城馆多地,开展以“培养科学思维,探索生化乐趣”为主题的志愿科普活动。此次活动面向100余名4至10岁的学生进行科普教学。科普团队想通过自身力量与专业知识激发更多孩子对自然学科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贡献自身力量。

生物领域韵无穷,童趣感知意葱茏。在生物知识方面,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蝴蝶的蜕变过程和西瓜的生长过程。孩子们亲眼见证蝴蝶从卵到成虫的奇妙演化,亲手制作蝴蝶标本,感受生命的独特与珍贵。他们仔细剪裁、粘贴,专注的眼神中充满对生命的好奇与敬畏。在西瓜的成长课程中,孩子们知晓了西瓜从种子萌芽到藤蔓蔓延,再到瓜熟蒂落的全过程,还学会了通过外观、触感等挑选优质瓜果的实用窍门。亲手制作西瓜扇时,他们发挥想象,用色彩描绘心中的西瓜。“这次科普活动太好玩啦!我亲手做了蝴蝶标本,太有成就感了!”孩子们开心地分享:“我学会了挑西瓜,以后能帮爸爸妈妈选啦!”

图为学生正在精心制作西瓜扇

析理化之奇趣满溢,探索之路心灯明。在物理和化学知识的广袤领域中,彩虹的由来、碳酸饮料的危害以及可怕的蘑菇云等课程宛如一扇扇神奇的窗户,为孩子们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科学世界。彩虹的由来课程恰似一场奇幻之旅,引领孩子们深入探寻彩虹形成背后光与水滴的神秘交互作用。孩子们不仅沉醉于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更深刻领悟到这一切皆源自科学的精妙规律。当亲手制作碳酸和柠檬气泡水时,那清晰可见的化学反应如同一场视觉盛宴。孩子们亲眼目睹,内心深受触动,从而深刻认识到碳酸饮料中高糖高酸成分潜藏的健康风险,纷纷坚定地表示今后要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

而可怕的蘑菇云课程则凭借“面粉爆炸”和“火焰掌”实验大放异彩。实验过程惊心动魄,生动而直观地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及防范策略。孩子们在为那震撼的实验现象惊叹不已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增强了对火灾的高度警惕性,自我保护的意识悄然生根发芽。这些课程如同一座座知识的桥梁,引领孩子们跨越未知,勇敢探索科学的奥秘,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茁壮成长。

图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探生活之秘趣盎然,科学之旅启未来篇。《生活中的科学》课程通过团队成员的精心编排,融合了实用知识和探索乐趣,让学生们在探寻中发现生活的科学之韵。在自由讨论分享环节,学生们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水滴张力、静电摩擦等科学小知识,展示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这堂课让我明白,只要细心观察,科学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希望能多上这样有趣的课。”一位小朋友认真地说道。随后的生活知识小竞赛更是将学习氛围推向高潮,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快速思维,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一竞赛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着科学的无穷魅力。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进行“火焰掌”实验

此次科普活动独具匠心,视频教学与知识分享交织,手工与美食共舞,知识竞赛热忱高燃。这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全新的学习体验,弥补了日常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团队负责人陈佳红表示:“团队开展三下乡科普活动,就是要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让更多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科学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这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用科学思维理解和解决问题,还可能激发他们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图为九中馆内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