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中学频道 > 教师观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四个“ jìn”,点亮红色经典诵读育人新模式

2024-06-05 13:55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    阅读 2.4万
741
分享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  李兰培

“红色经典”的阅读价值是全方位的,从语文学习的层面看,它可以激发读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拓宽人生视野,丰富人文积淀;从个体生命的成长层面看,它可以砥砺志向、锻造精神、博大胸襟、深邃眼光、陶冶心性、熔铸品格,给孩子们涂好精神底色;从民族的层面看,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从学校办学理念来看,是落实学校“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之人”的重要举措,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践行真善美。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四个“jìn”红色经典诵读育人新模式,这个育人新模式就是:近——走“近”经典,感知内容;进——即走“进”经典,进入情境;晋——思想“晋”级,提升认识;浸——信念“浸”润,“润泽”心灵。

  一、走“近”经典,诵读有阵地,班级有氛围

  “近”,即走“近”红色经典。“近”是一种了解、是一种感知。具体实施策略是:诵读有阵地、班级有氛围。

  诵读有阵地。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班级内设立了红色读书角、红色教育展板、闪闪红星你追我赶的比拼专栏、“红色抽屉文化”等宣传教育阵地,学生利用书架上的书目进行经典诵读学习,同时将学生的诵读成果:手抄报、读后感等等在宣传阵地进行交流展示。

  班级有氛围。在班级宣传阵地交流展示的基础上,每周的班队会课时间,也是同学们交流、展示诵读收获的时间,学生们通过自主诵读、集体读、汇报交流等形式,走近“红色经典”,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班级阅读红色经典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二、走“进”经典,班级管理有策略,阅读经典有感受

 “进” :即走“进”红色经典。“进”是进入情境。具体实施策略是:班级管理有策略、阅读经典有感受。

  班级管理有策略。我们倡导利用碎片时间,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利用每天晨读时间、午间习美时光以及居家生活等时间,做到读而常吟,熟读成诵。

  阅读经典有感受。自部编版教材的落地,新课标的出台,红色经典课文在语文课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我们借助文本让学生充分走进人物, 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经典作品,确定篇目组内交流,进一步走进“红色经典”,通过主观体验,唤醒情感生发。通过“给英雄模范写封信”,对话榜样,感受榜样力量,致敬英雄,树立向榜样学习决心。

  三、“晋”级提升,阅读经典有数量,思想认识有提升

 “晋” ,即思想“晋”级提升。“晋”,是提高之意。具体实施策略是:阅读经典有数量、思想认识有提升。

  阅读经典有数量。数量是提升思想认识的保障,三年来,通过学校遴选书目及教师推荐素材近200册,每名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不少于20本。低年级以红色绘本故事为主,中高年级以红色书籍和文章为主。

  思想认识有提升。学生通过“红色经典我来讲”“红色基因我来写”“红色基因我来绘”“红色歌曲我传唱”等活动,在班内开展分享。讲红色故事、推荐红色经典、写读后感、绘制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加深对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努力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四、“浸”润心灵,内化于心有行动,根植思想有改变

  “浸”,即信念“浸”润心灵。“浸”,是“渗透”,是“润泽”之意。具体实施策略是:内化于心有行动、根植思想有改变。

  内化于心有行动。在这知行合一阶段,通过班级、校级、展示等主题教育,学生从中汲取红色经典中的革命先烈及伟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养分,转化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成长的燃料,不断实践自身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根植思想有改变。学生们能够以英雄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班规校纪,班级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变。在学校集会中体现了高度的自律性;学校每月的“三星集体”评选也能实至名归,同时参加的竞赛也凸显了学生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取得丰硕的成绩。

  “近、进、晋、浸”四个“jìn”育人新模式体现的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化,体现的是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同时,更体现了“知情意行”四个维度的融合路径。“知情意行”运用到以“红色经典”文化对小学生价值观引领、厚植家国情怀教育中,“知”就是构建学生对“红色经典”文化的认知;“情”是要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意”即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是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品质体现;行“就是行为实践。使学生”构建“认知情感”培植“意志激发”的外在表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