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看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青春你好,四川爱乐乐团走进成都大学

2024-05-01 22:53 来源:中教网成都教育融媒    阅读 5.3万
46
分享

中教网成都5月1日讯(通讯员 袁晓佳 肖梦)2024年4月28日,为迎接五四青年节的到来、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由共青团成都大学委员会主办、美育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五四”青年音乐会在成都大学东盟艺术中心剧院顺利展演。本次音乐会以“青春·你好”为主题,特邀请到四川爱乐乐团前来演出,并向广大校内外人员发出诚挚邀请,演出现场反响甚好。

图为音乐会现场展板。中教网通讯员 袁晓佳 供图

本次音乐会按篇章划分,古典名曲、电影金曲、青春之歌……音乐会指挥官欧阳汪剑老师在舞台上“挥斥方遒”,神采奕奕地指挥着指挥台下的一众乐手。《卡门序曲》为序,《拉德茨基进行曲》落幕,四川爱乐乐团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就现场的情况来看,本次演出的高潮大概是第二篇章——电影金曲。《天空之城》的治愈,《龙猫》的婉转,《菊花台》的悠扬,《泰坦尼克号》的凄美,《加勒比海盗》的热血,无不调动着现场的气氛和观众们的热情。“我最喜欢《龙猫》这一首,好治愈,流畅婉转,听到后面我甚至莫名地有点想哭,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吧。音乐无国界,也无门槛,我不懂音乐,但这并不妨碍我为它所吸引、所打动。”提到当晚最喜欢的一首曲子时,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曾毅同学如是说道。而提及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面时,她表示,最后的落幕曲——《拉德茨基进行曲》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指挥老师转头面向我们,用他不变的笑容、平易近人的手势带动我们,全场陆陆续续响起掌声,不一会儿便整齐划一地随着音乐节奏而起伏、变化。”曾毅同学补充道,“全场都沸腾了,甚至有人在喝彩,在那一刻,我也仿佛成为了某位乐手手中的乐器一般,完全沉浸在音乐当中。总之,今天晚上的音乐会真的很愉快。”

在精彩绝伦的演出过后,采访人员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后台化妆室,先后采访到了乐团指挥欧阳汪剑老师和乐团首席定音鼓、乐队副队长——袁源。

图为袁源老师后台采访图。中教网通讯员 袁晓佳 供图

当提到对于此次以“青春,你好”为主题的五四青年音乐会在成都大学专场演出的特别感受时,袁副队长回答道:“一场好的演出需要乐手和观众产生共鸣,能和这样一群新鲜年轻的血液在这里共享音乐盛宴我十分开心,也感到很荣幸。”而欧阳老师表示,这是他,也是乐队中的很多乐手第一次来成都大学演出,很开心也很激动,看到大家的反响这么好,也十分有成就感。在谈到对于本次演出曲目的选择和考量时,欧阳老师解释道:“其实可以发现,我们的节目是分了好几个不同篇章的,每个篇章都是一种风格。我们希望大家能听到更多元的、不同风格的曲目,这是我比较看重的。”“都喜欢,每一首都是我们所有人投入了极大热情去呈现出来的。同时,演奏好每一首曲目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问及最喜欢的曲目时,欧阳老师如是真诚说道。

图为欧阳汪剑老师采访图。中教网通讯员 袁晓佳 供图

对于这种高雅的乐团合奏,学生们能否听懂,或者说坐下来,静下心来去聆听是个问题,“我们平时会去到很多高校进行一些演出活动,我们每一场演出都是致力于想把好的音乐带给观众,所以我相信我们选的这些曲目能够带给学校同学们,老师们一场开心的音乐体验,或者说沉浸在音乐中的一些情绪。比如我们在第二篇章和第三篇章选取了一些电影金曲和耳熟能详的乐曲《菊花台》《泰坦尼克号》和《青春圆舞曲》《我和我的祖国》都能很好的展现青春的主题,能让听众听得进去,同时觉得这并不那么严肃。”袁源副队长这样回应。

连轴演出近两个小时,对于乐手、指挥的职业能力、体能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稍有不足,便会有所差池。“乐手是个技术岗位,不仅要求高超的演奏技巧,也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也涉及到运动生理学,亚健康的话当然就不太能满足对于职业乐手的要求了。”欧阳老师解释道,“比如,管乐手对呼吸、肺活量等有较高的要求,而弦乐则考验乐手的手指灵活度。所以,演奏技巧和身体素质、体能缺一不可。”

在采访的最后时刻,两位老师对于当晚的演出效果做出了反馈。袁源副队长笑道:“互动于我们而言,一定是演出的润滑剂,因为我们也在寻求共鸣,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演出造成影响。但我们的专业性要求我们要维持音乐形象。同时,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其实都是比较内敛的,但是此次演出学生们和老师们的欢呼声和掌声都非常热情,给了我们很大鼓舞和激励,如果有机会,希望下一次还能来成都大学演出。”而欧阳老师则对青年群体寄语:“每个人都曾青春过,我们已经过了这个灿烂美好的年华,但你们正年华,希望大家能把握青春,珍惜青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正如本次音乐会的主题——青春·你好。”

本次成都大学联合四川爱乐乐团呈现的五四青年音乐会从古典到流行,从婉转到热血,给在座各位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弘扬了五四爱国精神。

校通讯员 邱文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