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制度方显担当。”学校行政管理作为保障教育教学有序运转的“中枢神经”,其制度的科学性与执行的穿透力,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的高低与育人环境的优劣。梓潼县文昌初级中学校党委深谙此道,在制度建设与执行中锚定“务实、精准、高效”目标,以制度“长牙带电”护航校园发展,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提供了鲜活范本。
制度建设当以“真”为基,拒绝“花拳绣腿”。好的制度从来不是挂在墙上、锁在柜里的“稻草人”,而应是贴合校情、回应需求的“指南针”。文昌初中党委立足办学实际,摒弃“拿来主义”,组织行政干部深入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沉浸式”调研,梳理出教师考核、物资管理、安全巡查等12类30余项痛点问题。针对教师反映的“考核标准模糊、奖惩流于形式”问题,修订《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教研成果等细化为20项可量化指标;聚焦校园安全“最后一公里”,出台《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党委成员、行政干部、班主任的分级责任区。这种“问题导向”的制度设计,让每一项规定都扎根于校园土壤,避免了“纸上谈兵”的尴尬。
制度执行须以“严”为尺,杜绝“打折扣搞变通”。“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文昌初中党委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党委监督+部门自查+教师评议”的三维督查机制。每周行政例会通报制度执行情况,对物资采购中“先领用后补手续”的违规行为当场约谈责任人,对疫情防控期间“体温监测漏登”的班级扣减班主任考核分,让制度从“软约束”变为“硬杠杠”。同时,推行“执行清单化”管理,将大型活动组织、招生工作等重点任务分解为具体流程,明确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彻底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松散局面。
制度优化要以“活”为要,避免“一成不变”。教育环境日新月异,制度建设亦需与时俱进。文昌初中党委建立“年度评估、动态修订”机制,每学年结合政策调整与办学变化,对现有制度进行“体检升级”。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及时出台《课后服务管理细则》,整合师资资源开设20余个特色社团;针对数字化教学需求,新增《智慧校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多媒体设备采购与维护。这种“与时俱进”的优化理念,让制度始终跟上教育发展步伐,既保持了严肃性,又增添了灵活性。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考验的是学校党委的治理能力,彰显的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梓潼县文昌初级中学校以“真材实料”筑牢制度根基,以“较真碰硬”抓好执行落地,用制度之力激活了校园发展动能。这启示我们,唯有把制度建设得更实、执行得更严、优化得更活,才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梓潼县文昌初级中学校 李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