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的成都,银杏叶在秋风中翻卷出细碎的金光。在易上OCG一座玻璃幕墙写字楼的23层,易欧弗国际教育的创始人时雨Hyde正伏案修改一份本科申请文书。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他微卷的深棕发梢——那是他从业多年所养成的习惯,“好的文字需要温度,就像好的教育需要共情”。作为连续创业者、前头部留学机构首席顾问,时雨Hyde用七年时间打磨出一套“反套路”的留学服务体系,让易欧弗在成立5年的时间里,成为家长圈口耳相传的“口碑型留学品牌”。
(图源:活动实拍)
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教育觉醒
时雨Hyde的从业履历堪称国际教育业界“精英模板”:师从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权威约翰·比格斯教授的他;毕业后拒绝了高校教职,转身进入留学行业,——带着“用教育者思维做留学”的初心创立易欧弗。
“我见过太多‘完美申请’背后的荒诞。”时雨Hyde回忆起早年在一些头部机构的经历,语气里仍有遗憾:“学生被塞进千篇一律的藤校模板,文书里写‘我从小爱读书’,却答不出最爱的书如何改变了他的思维;家长砸钱买‘保录服务’,结果拿到录取才发现课程设置与学生兴趣完全脱节。”
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留学不是申请游戏,而是成长规划——真正的留学服务,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可能性”,而非复制他人的成功路径。
这一认知贯穿了易欧弗的创立初衷。与传统留学机构以“申请结果”为唯一导向不同,时雨Hyde提出“三维成长模型”:学术能力夯实+个性化特质挖掘+跨文化适应力培养。“我们不仅帮学生拿到offer,更要让他们在出发前就准备好‘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源:易欧弗国际教育百校行)
易欧弗的“非标准化”服务:把“懂学生”刻进每个服务环节
在易欧弗的办公室里,没有“成功案例墙”,取而代之的是一面“成长故事墙”——每张照片旁都贴着手写的便签:“小A从社恐到拿到哈佛夏校offer,用了18个月突破表达障碍”“小B放弃保底校选择更适合的人文社科,现在在牛津快乐读博”。这些故事的主角,正是时雨Hyde口中“被看见”的学生。
(图源:小B同学实拍)
从“数据匹配”到“灵魂对话”:顾问团队的“去模板化”训练
易欧弗的顾问团队有个特殊门槛:必须有过海外本科或研究生留学经历,且在教育、心理咨询等相关领域有兼职经验。时雨Hyde坚持:“懂留学政策只是基础,懂‘人’才是核心。”新人顾问入职前需完成30小时的“深度倾听训练”——模拟学生倾诉焦虑、迷茫的场景,学习用“开放式提问”代替“结论式建议”。
2025届学生小刘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这个从小痴迷奢侈品的高二男生,在传统评估中被贴上“偏科严重”的标签,家长焦虑于“申不到好学校”。时雨Hyde亲自与他进行了三轮深度对话,发现他对“昆虫行为学与社会生态关系”有独特见解,便引导他将兴趣转化为学术实践:联系麻省理工的Edward导师指导其完成《元宇宙场景下奢侈时尚品牌虚拟资产的价值共创研究——以Gucci与Roblox合作为例》课题,推荐参加国际青少年论坛并发表演讲。最终,小林不仅拿到了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专业的录取,更在文书中写道:“原来我的‘奇怪’,可以成为照亮世界的微光。”
(图源:小刘的offer)
2. 从“申请结束”到“人生启程”:全周期陪伴的“留学后服务”
在时雨Hyde看来,“拿到offer只是起点”。易欧弗的服务链条延伸至学生出国后的18个月:行前提供“跨文化适应工作坊”(涵盖学术写作、租房避坑、心理调适等20+场景);入学后对接海外学长学姐组成的“成长导师团”,定期反馈学习状态;遇到选课困惑、实习瓶颈时,还能预约易欧弗合作的海外院校教授进行1v1指导。
2023届毕业生小吴的故事,正是这种“全周期陪伴”的注脚。这个原本内向的工科女生,在易欧弗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出国初期,她因小组讨论不敢发言而焦虑,易欧弗的海外导师每周陪她模拟学术场景,从“如何用英语清晰表达观点”到“如何礼貌反驳他人意见”,逐步帮她建立自信。如今的小吴不仅以一作身份在IEEE期刊发表论文,还主动加入了学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成为新生们的“暖心学姐”。
3. 从“资源堆砌”到“价值共创”:与院校的“深度对话”模式
区别于传统机构“用录取案例换合作”的功利性院校关系,易欧弗更注重“学术价值的双向输出”。时雨Hyde本人作为剑桥教育学院的访问学者,带领团队与英美30余所院校建立了“教育创新研究合作”,定期联合举办学术论坛、学生工作坊。这种深度联结让学生受益匪浅:2025年,易欧弗推荐的5名学生通过院校合作项目直接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优先审核资格”;更有3名本科生的科研课题被合作院校教授纳入年度研究计划,成为“学术潜力股”的典型。
数据背后的温度:用结果验证理念的力量
成立5年来,易欧弗的服务规模以年均200%的速度增长,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高满意度”的口碑效应——据2025年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92%的学生表示“易欧弗顾问真正理解我的需求”,87%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远超预期”。
这些数字背后,是时雨Hyde始终坚持的“慢哲学”:“留学教育不是流水线产品,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上书“人有三品,曰方曰圆曰锐,其最高者曰浑:者非方圆锐尔为方圆锐。”——这是他祖父从黄炎培那里继承的教育信条,也是易欧弗一切服务的底层逻辑。
写在最后:当留学回归“成长本质”
站在23层的落地窗前,时雨Hyde望着楼下的车水马龙,目光温柔而坚定:“我始终相信,最好的留学服务,是让学生在拿到offer的那天,不仅收获一张通往海外院校的门票,更拥有‘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活得精彩’的底气。”
这或许就是易欧弗的核心密码:当行业沉迷于“保录率”“藤校率”的数字游戏时,它选择回归教育的本质——用专业与温度,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系”。而这,或许正是时雨Hyde和易欧弗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的关键:留学从来不是“改变命运的捷径”,而是“认识自我的旅程”;而好的留学服务,应该是这场旅程中最懂你的同行者。
(文末注:易欧弗国际教育2025年秋季申请季咨询服务已全面启动,可通过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预约“一对一成长规划评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