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14日讯(通讯员 孙伟栋)7月25日—8月5日,青岛大学“云碳e联”实践团赴南京、镇江、扬州、武汉等地开展实践调研。本次实践主题为“探索个人碳账户新范式”,通过博物馆参观、实地走访、企业调研、研习交流等方式,从政府部门和企业视角深入了解长江沿线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绿色转型路径,挖掘借助新质生产力转化的个人碳账户前景。
(一)走访政府部门,调研绿色制造体系发展
图为云碳e联实践团在扬州市大数据局
图为云碳e联实践团在扬州市科技馆参观学习
实践团抵达扬州市大数据局,开展深度调研学习。相关领导与实践团成员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介绍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能源使用情况,还表达对高校人才支持地方发展的殷切期望。随后,领导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扬州市科技馆,从能源、材料、生态等多个专业领域进行细致讲解,让成员们对扬州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与现状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领悟,为后续实践调研筑牢理论基础。
(二)深入企业走访,探究绿色低碳转型
图为云碳实践团在扬州市总商会参观学习
实践团成员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工作。在参访扬州市总商会时,通过交流学习与访谈,精准洞察到企业对碳排放权的迫切需求,明晰企业在绿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诉求。在扬州曲江商会大厦,成员们深入了解曲江商会的辉煌历史沿革,深刻领会“联”商业拧成“一股绳”“统”服务结成“一家亲”等内涵的核心要义,为探索个人碳账户的实际应用提供新思路。
(三)溯源长江文化,深化生态保护认知
图为云碳e联实践团在南京大学参观学习
实践团高度重视长江文化溯源与生态认知工作,相继参观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水生生物博物馆等,通过馆内丰富的展品与翔实的资料,全面了解长江经济带的历史变迁、发展状况以及生物多样性特点。同时,实践团在博物馆内积极开展访谈调研,广泛收集公众对数字个人碳账户的看法与建议,为项目推进汇聚民间智慧。
(四)践行志愿宣讲,传播绿色发展理念
图为云碳e联实践团在齐都镇人民政府交流学习
实践团始终牢记“志愿宣讲”使命,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形式,组织开展长江大保护宣讲活动,累计举办十余场。宣讲足迹遍布青岛大学、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人民政府等地,重点围绕数字货币与个人碳账户知识进行普及。
实践团探访长江沿线的新变迁,队员们在实践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深入了解长江沿线当地企业的创新现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力作为,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支撑。未来,实践团队将进一步深化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合作,结合专业特色,锻炼自身本领,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讯员 孙伟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