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14日讯(通讯员 吴雨馨)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15名青年志愿者于2025年7月1日至5日,深入蚌埠市临北回族乡回族村,开展了以“语连民族心,普话兴临北”为主题的三下乡推普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注入语言动力。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开展普通话分层教学。
活动期间,志愿者团队分工明确、高效协作。汉语言文学专业队员牵头开展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普通话基础的村民设计差异化课程;小学教育专业队员走进校园,为青少年打造生动有趣的推普课堂;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队员则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直播助农实训,帮助村民通过普通话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全体队员还共同参与推普辅导站轮值,完成问卷调研与数据整理工作。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家庭农场。
为全面掌握当地普通话使用现状,团队采用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实践观察等多种调研方法,面向不同年龄、民族、职业的村民收集一手信息。调研覆盖村委会、村民家中、种植基地、文化活动广场等多个场所,深入了解方言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的具体影响,以及村民对推普活动的真实需求。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当地工厂。
实践中,志愿者们创新活动形式,将普通话推广与民族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不仅编排了“普通话+回族文化”文艺节目,通过歌舞、故事等形式让村民感受语言与文化的魅力,还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开展直播助农,让村民在实践中体会到普通话在拓宽销售渠道中的实际作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进行歌舞表演。
据统计,本次活动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收集到大量村民反馈。多数村民表示,通过活动更清晰地认识到普通话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学习意愿显著提升。
▲图为实践团队大合照。
此次实践不仅为临北回族村的推普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更让大学生志愿者深刻体会到语言作为沟通桥梁、发展纽带的重要作用,为他们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