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法治建设,8月7日至10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治萤火虫”实践团赴四川省江油市河口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走进石佛村、河口镇集市及河口镇中心小学校,通过法治宣讲、帮扶走访、法律服务、法治课堂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惠民实效,用萤火微光点亮乡村法治征途,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法治宣讲惠乡民 帮扶走访暖人心
8月7日上午,实践团首站走进江油市河口镇石佛村。在石佛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会议室里,一场以“建设美丽乡村,助力石佛发展”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正式拉开帷幕,23名村民代表齐坐一堂,专注聆听。
图为实践团在石佛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法律宣讲
宣讲内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实践团前期与村委会深入沟通,梳理村民日常关切后准备的“定制内容”,涵盖“土地确权”、“耕地保护”、“婚姻家庭”、“防范诈骗”、“村民自治”五个方面。讲解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结合农村常见场景,将案例故事融入讲解,针对性回应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疑问,为村民理解和运用法律提供指引。
图为实践团为参会村民代表发放普法资料
8月7日下午,实践团在石佛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国友与副书记戴芙蓉的带领下,兵分两路前往10户困难户家中开展帮扶。实践团成员们携带大米、牛奶等慰问品,去到村民家中用“拉家常”的方式去了解其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对村民家中电路、煤气灶等设备进行了细致检查,发现电路老化等安全隐患后及时提醒,此次走访累计排查家电安全隐患3处。
图为实践团上门走访看望石佛村困难户
集市设点传法律 调研问需知民情
图为实践团在河口镇集市设点引来大量村民围观参与
8月8日,实践团来到江油市河口镇集市,开展“智惠乡村”专项行动。成员们身着警服,在河口镇集市入口处设立“法律服务点”,功能涵盖资料发放、问卷调研、法律咨询三大板块。
图为实践团设计制作的反诈宣传扇和联合河口司法所发放的反诈宣传页
活动开始后,村民们陆续驻足咨询,队员们一边向村民发放400余张反诈骗宣传单及150把印有“防骗口诀”的宣传扇,一边结合“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诈骗”等常见案例,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诈骗特征及防范要点
图为实践团为村民讲解防范电信诈骗常识
活动还发放100份乡村法治建设情况调研问卷,内容涵盖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电信诈骗等5类问题。针对乡镇居民实际情况,问卷调研采取“队员提问、村民回答、现场记录”的方式开展。截至上午10时30分,100份有效问卷全部收集完成,实践团收集到“希望多开设法律咨询点”、“常常发放包含法律知识的宣传册”等10条具体需求。
图为实践团与河口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活动结束后的合影童心守护筑防线 法治课堂伴成长
8月9日,实践团在河口镇中心小学校开展“童心守护”活动。实践团化身“法治引路人”,通过趣味互动、情景演绎、技能教学等多种形式,为当地留守儿童播撒法治种子,筑牢安全防线。
破冰互动中,实践团以自我介绍、名字接龙、你划我猜等游戏拉近距离。孩子们在“你划我猜”里比划“鸡飞狗跳”等词语,笑声不断,氛围愈发融洽。
图为小朋友在破冰活动中进行趣味自我介绍
随后,一场以“拒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情景剧在教室精彩上演,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化身剧中角色。孩子们分别扮演被欺凌者、欺凌者与制止者,在演绎中明白友爱互助的意义,将反对欺凌的意识深植心间。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共同演绎拒绝校园欺凌情景剧
随之而来的是自我保护课堂的首项内容:四宫格漫画创作。实践团给孩子们分发画纸与彩笔,引导他们围绕“不跟陌生人走”主题构思画面:从陌生人递玩具的诱惑,到摇头拒绝的坚定,再到大声呼救的果断……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场景,让抽象的提醒变成了看得见的行动指南。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与小朋友共同创作四宫格漫画
接着是警体拳教学环节,实践团成员先示范“摆拳”、“格挡”等基础动作,再逐一分步讲解发力要点。“这不是用来打架的,是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的本事。”实践团反复强调。孩子们跟着口令出拳、防守,虽然动作略显笨拙,眼神里却满是认真。
图为实践团为小朋友们开展警体拳基础教学
自我保护课堂的最后,实践团为孩子们播放普法视频《三打骗子精》。视频里,“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识破“免费送皮肤”、“冒充家长要钱”等骗局,还把防骗口诀教给“小唐僧们”。孩子们在欢笑中把防诈骗的意识刻进了心里。
图为实践团在活动结束后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红色教育忆初心 两弹精神励前行
8月9日下午,“法治萤火虫”实践团专程前往绵阳市梓潼县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历史展品与场景,成员们了解“两弹一星”研制历程,感悟科研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投身法治、服务人民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在参观四川两弹城博物馆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法治萤火虫”实践团循着“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路径,在江油市河口镇的土地上留下了属于青春的法治印记。
图为实践团在石佛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合影
从村委会的宣讲台到田间地头的走访路,从集市的咨询点到校园里的情景课堂,实践团的每一步都踏在乡村法治建设的关键处。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如同萤火虫的微光,虽个体微弱,却能汇聚成照亮乡村法治征途的力量。未来,实践团将带着此次积累的经验与收集的需求,继续探索长效机制,让法治服务持续扎根基层,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法治建设添砖加瓦,让法治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不断绽放。
撰文 | 杨洲
图片 | 张颂涛 邱锦超
审核 | 霍建云 邱锦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