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彝乡推普进行时:重化学子“推普+”赋能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

2025-08-07 22:50 来源:中教网  邹艳 陈泥程 张艳 谭黎明   阅读 600
21
分享

为深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近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话”行万里志愿服务团于深入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当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落地见效的核心需求,进一步巩固拓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及推广普通话成果,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通过扎实调研与创新实践,为当地教育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精准把脉:调研先行明方向

团队抵达昭觉县后,迅速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通过走访当地团县委、社区(村寨)、幼儿园及小学,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调研,团队精准掌握了当地普通话使用的实际情况、推广的难点痛点以及群众的迫切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昭觉县是典型的民族聚居县,虽然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普通话的普及深度和熟练度仍需加强,农村群众日常都用彝语交流,每逢假期,学前儿童普通话水平出现明显回潮现象,导致学前儿童普通话水平巩固困难。这些宝贵的“一手资料”为团队后续精准设计推普活动、明确服务重点方向提供了坚实依据。

图为走访昭觉团县委开展座谈会

图为志愿者在街头针对家长及小朋友开展调研

六维融合:专业推普见实效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团队精心策划并在昭觉县文化广场开展了“绳”彩飞扬·化学元素拼音加速赛、“图”闯神洲·省份简称诗词赛、“乒”然心动·叠词成语碰碰乐、“珠”联笔合·规范汉字书写赛和“红”心向党·乡土经典诵读会、“法”润彝乡·普法知识竞答赛六大特色活动,将化学专业知识、中华传统文化、现代法治教育与普通话推广有机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彝族群众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同步增强了科学素养、文化认同和法治意识,实现文化传承、法治教育与语言推广的多赢效果,获得当地群众高度认可。

图为“绳”彩飞扬·化学元素拼音加速赛活动环节

图为“图”闯神洲·省份简称诗词赛活动环节

图为“珠”联笔合·规范汉字书写赛书写环节

青春担当:躬身力行绽芳华

在本次推普实践活动中,“话”行万里志愿服务团得到了共青团昭觉县委、昭觉县民宗局、昭觉县妇联及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全方位支持,充分彰显了校地协同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示范效应。青年学子们以“厚德、博学、笃行、乐业”的重化精神为引领,不仅成功克服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通过这场生动的“大思政课”,实现了语言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和法治意识增强的三维成长,团队成员既锤炼了服务基层的过硬本领,更深刻体悟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意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图为志愿者现场表演《国家》节目

图为志愿者与部分参与活动小朋友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