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法治微光点亮彝乡 青春护航无“欺”成长——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化行万里志愿服务团开展民族地区特色普法活动

2025-08-07 22:07 来源:中教网  邹艳 张艳 陈泥程   阅读 597
20
分享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使命担当。2025年7月,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化”行万里志愿服务团走进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城北镇昭美社区,开展“法护彝乡·拒绝霸凌”社区普法行动。活动创新采用“演+问+玩+绘”四维普法模式,为彝族青少年带来一场“走新”更“走心”的法治教育课。

图为志愿者与彝族小朋友开展普法活动合影

光影说法:幕布剧无声胜有声

活动以原创光影剧《阴影背后》震撼开场。志愿者们巧妙运用幕布投影技术,通过肢体语言生动演绎语言暴力、关系排挤和网络欺凌三种典型校园霸凌场景。剧中虽无台词,但影子艺术将受害者的无助与加害者的嚣张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引发在场青少年的强烈共鸣。

图为小朋友观看光影剧《阴影背后》现场图

图为小朋友观看光影剧《阴影背后》现场图

互动学法:游戏载道润心田

“被揉皱的纸团还能恢复如初吗?”志愿者以剧中情景为引,通过“法律护身符”趣味问答和“伤痕实验”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认识到霸凌造成的持久伤害。在情景模拟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学习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图为彝族小朋友参与“伤痕实验”互动游戏

图为彝族小朋友参与“伤痕实验”互动游戏

律动普法:三句半唱响法治声

随后,志愿者们带来了普法三句半表演《守护青春》。这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表演形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法律知识。

图为志愿者表演三句半《法护青春》现场图

图为彝族小朋友观看三句半《法护青春》场景图

童心绘法:画笔勾勒护身符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特别设置了“童心绘法治”创意环节。彝族小朋友们用画笔将本民族的文化智慧与法治理念巧妙融合:有的绘制了彝族传统英雄支格阿鲁手持法律盾牌的形象,有的用索玛花纹样勾勒出团结友爱的校园场景,还有的将彝族漆器图案化作守护平安的法治纹章。志愿者们通过双语讲解、手把手指导,帮助孩子们将“反对霸凌”“友爱互助”等法治理念转化为一幅幅独具民族特色的画作。

图为彝族小朋友参与“童心绘法治”展示作品环节

图为志愿者与彝族小朋友一起创作“童心绘法治”作品

图为彝族小朋友创作“童心绘法治”作品

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用彝汉双语耐心讲解法律知识,更通过“大手牵小手”的互动方式,让“反对霸凌”“平等互助”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法治画作,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青春献给祖国”的动人篇章,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注入了青春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