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青源社会调查实践小队深入陕西洛川苹果产业核心区,实地探访顶端果业、中国洛川苹果博览馆及四叶包装公司,解码这座黄土高原小城的农业革命,如何通过科技与模式的双重创新,让苹果从“土特产”蜕变为“数字资产”。
一、顶端果业:给苹果装上“数字引擎”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全产业链管控"为核心竞争力,构建起从田间到舌尖的闭环体系。
企业真正的“黑科技”藏在洛川总仓的智能分选车间。4条法国进口分选线如同给苹果做“CT扫描”,每颗果实经过40张X光片检查,0.3秒内完成疤点、霉心病等13项指标检测,分选精度高达99.7%。更令人惊叹的是1.2万平方米的智能气调库——通过动态气调技术,苹果保鲜期可延长至18个月,出口损耗率控制在0.5%以内。“这相当于给苹果装上了‘休眠舱’!”队长姚明轩感叹道。
而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顶端果业采用特有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以前种苹果靠天吃饭,现在靠数据吃饭。”,2021户果农将果园托管给企业,通过“苹果银行”系统实时查询自家苹果的存储与销售进度,年均增收2万元。此次参观,澧泉青源小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图1 澧泉青源小队聆听顶端果业负责人赵锋锋介绍企业概况
二、苹果博览馆:当千年果香遇上赛博朋克
“你知道吗?你吃的可能是一颗‘穿越’了6000年的苹果!”在中国洛川苹果博览馆,讲解员指着巨幅壁画中的亚当夏娃,将苹果的历史娓娓道来。从《圣经》中的智慧果到明治维新传入日本,从1947年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用毛驴驮回的首批树苗,到如今全球九大产区的分布图,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队员们直呼“涨知识”。
小队参观科技赋能展区陈列着三代分选设备,与农业的“进化史”隔空对话:从1980年代的手工筛选台、2000年的光电分选机,到如今的法国CT分选线。“这哪是分选苹果,分明是给水果做‘体检’!”队员秦宇墨连连赞叹道。“最神奇的是‘苹果贷’!”,果农可用未来收益申请低息贷款,2024年累计放款2.3亿元,“这相当于给苹果产业装上了‘金融引擎’!”在这里,澧泉青源小队切实体会到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工业文明完美交融,正在谱写着乡村振兴的科技新篇。
图2 澧泉青源小队与博物馆讲解员合影留念
三、四叶公司:包装盒里的环保革命
澧泉青源小队深入洛川苹果产业园区内,了解到在洛川县当地52家规模企业与300多家小微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年提供8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核心企业四叶公司通过"隔墙供应"模式,为顶端果业等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包装解决方案,堪称“苹果包装界的爱马仕”。
图3 园区负责人王心艺部长为澧泉青源小队讲解苹果包装生产流程
小队在2万平方米智能车间内,真切感受到西北最先进的纸板生产线正以每小时生产1.2万米纸板的速度高速运转,误差控制在±0.5毫米。彩印车间采用胶印覆膜工艺,结合可降解玉米淀粉内托,确保苹果运输"零碰撞"。队员们尤其感兴趣公司的环保领域,王心艺部长透露四叶公司90%纸箱使用可回收材料,100%内托可降解,环保贯通在苹果产业的每个角落!
图4 澧泉青源小队在四叶公司门前集体合影留念
四、结语:黄土高原的甜味,正在改变世界
当无人机在64万亩果园精准施药,当区块链技术为每颗苹果赋予“数字生命”,这颗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果实,正以科技为翼,飞向更广阔的天地。队员们参观后纷纷感叹到:“在洛川,我们看到的不是苹果的未来,而是中国乡村的未来——那里有数据流动的光,有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更有无数果农脸上洋溢的希望。”
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青源社会调查实践团
文案:秦瑄梓
图片来源:陈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