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七彩之花绽放 —— 榆林学院“艺术筑梦·点亮榆星”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暑期暖心实践活动

2025-07-30 10:59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6千
54
分享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传递艺术温暖,2025年7月7日至18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精心组织的“艺术筑梦·点亮榆星”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深入榆林市基层社区,先后在西闫社区、三官会社区和航宇路社区开展了为期近两周的暑期实践活动。

这支由艺术学院师生组成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以“艺术筑梦”为核心理念,精心设计了涵盖美术、手工、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也为社区营造了积极向上、温馨有爱的假期氛围。

01.青春与童真的双向奔赴:用热忱架起成长桥梁

社区活动中心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与一双双纯真的眼睛相遇,碰撞出温暖的火花。“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化身“知识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西闫社区、三官会社区、航宇路社区,用青春活力为孩子们的假期注入别样色彩。

(图为西闫社区开班仪式合照)

(图为三官会社区开班仪式合照)

(图为志愿者雷思昱为西闫社区的孩子们讲解七彩假期暑期实践活动的详情)

作为有着丰富支教经验的团队,榆林学院艺术学院已连续三年组织“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与乡村开展艺术支教。“七彩假期”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体现,更是积极响应共青团“七彩假期”项目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们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不仅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以实际行动“点亮榆星”,用艺术的星火温暖了社区儿童的心灵,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了青春力量。

02.艺术课堂的多彩绽放:让创造力在夏日里发芽

课程安排上,科学爱国教育、学业辅导与艺术创造、文化传承、团队协作等板块相互融合,为孩子们打造了立体的成长空间:

•美术绘画课和文化传承课上,画笔在纸上跳跃,孩子们用色彩勾勒心中的世界;笔锋在宣纸上轻盈游走,孩子们以浓淡墨色晕染心中的天地。

(图为西闫社区文化传承课程)

(图为航宇路社区美术课程成果展示)

• 音乐舞蹈课上,歌声与舞步交织,释放着无忧无虑的天性;

(图为西闫社区音乐课程)

(图为三官会社区舞蹈课程)

• 手工课堂上,剪刀与彩纸相遇,创意在指尖悄然绽放。

每一堂课都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对美与知识的向往。

(图为三官会社区爱国教育课程)

(图为三官会社区团队协作课程)

“能运用专业能力服务孩子们,是这个夏天最珍贵的意义。”志愿者雷思昱的心声,也是团队的共识。深夜备课的灯火,在孩子们课堂上闪亮的眼睛和踊跃的提问声中,仿佛都融入了收获的喜悦。这场青春与童真的双向滋养——我们传递知识,他们回馈纯真——让彼此的生命在交汇中丰盈,青春的轮廓也在这互动中愈发明晰。

03.服务地方的大学使命:让艺术之花扎根本土土壤

“青春伴成长,艺术筑梦想”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榆林学院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艺术筑梦·点亮榆星”志愿服务队累计公益支教时长已超500小时,依托视觉传达、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优势,为少年儿童开启了美育启蒙的大门。

除了课堂教学,团队的足迹还延伸到基层服务的各个角落:社区公益帮扶、乡村振兴调研、青少年科普、老年群体关怀……在一次次实践中,大学生们将课本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也让“学以致用”有了更鲜活的注解。

本次实践活动中,已新增陕北民歌、陕北剪纸、陕北秧歌等非遗启蒙项目,并通过“每日教学总结+结业成果展”的闭环管理,让课程质量更有保障。这朵绽放于社区的“七彩之花”,正带着本土特色,走向更广阔的成长天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