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西南财经大学青年学子探索数字游民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7-29 23:40 来源:中教网  陈妍霏   阅读 2.3万
745
分享

2025年7月20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栖筑梦”实践队赴成都市温江区天星村和杭州市安吉县溪龙乡两地,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该实践队通过跨区域实地调研、人物专访与问卷调查,对比研究两地数字游民运营模式,随社参与数字化乡村实践,探索青年入乡共创的可复制模式,以实际行动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岷江长流芬芳漫数字赋能焕新颜

7月21日,实践队来到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岷江村秉持着‘五搞’工作法来开展建设集体工作,即‘把村搞净、把气搞顺、把心搞暖,把人搞拢、把民搞富’”讲解员徐艳老师向实践队介绍道,“为激活乡村数字活力,岷江村联合各地高校共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通过青创路演孵化项目。”

实践队与岷江村讲解员、规划员、村企运营人员及在地学长深入交流,向他们介绍《云栖处——数字游民一站式旅乡交流互助平台》大创项目的创新想法,并探讨数字游民模式赋能乡村数字化实践的核心痛点与发展路径。

同时,实践队深入村上村宿、村里小火锅、“瀑布咖啡”和“漂流项目”等项目地实地调研;走进岷江书院、鱼凫王墓和陈家桅杆,追溯蜀地文化底蕴对乡村发展的支撑。

实践队成员们以“在地数字游民”视角,深入了解岷江村“整村盘活”的扎实实践,感受到岷江村委会每一个人投身基层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坚定和热忱,触摸到岷江村“云村民”带动云生态、村企合作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脉搏。

▲图为“云栖筑梦”实践队与岷江村讲解员和孵化员交流现场

吴家林茂财源广,农旅融合产业旺

7月22日,实践队走进温江区寿安镇天星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道,在20世纪90年代,传统花木行业遇冷,在村党委引领下,村民联合漆康林、薛刚、刘纪东等编艺大师规划打造中国西部编艺博览园,这一产业转型也成为农文旅融合的典范。​

次日,实践队实地走访吴家场苗木交易市场、编艺博览园和西南石博园。交易市场的花木产品众多,远销全国各地,推动林农增收致富;在中国西部编艺博览园,村民住房、编艺公园、青创社区多种业态和谐融合共生;实践队成员与西南石博园企业家“石圣”先生探讨传统企业转型之道,通过产学研协同发掘创新业态,为传统产业转型探寻路径,成员们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诞生于2019年的创舍,是实践队成员此行的住宿地。实践队成员与天星村主理人顾毓敏女士深入对谈。顾女士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松土人”和“链接器”,她说:“在地创生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而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天星村创舍重视挖掘在地要素、激活人才引擎,通过校企合作打造的多元一体的数字游民社区,致力于探索城乡融合背景下的未来生态社区范式。实践队成员也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数字化发展,积极探索包括数字游民在内的多元职业路径,努力运用自身专业技术,为现代化乡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天星村主理人顾毓敏女士对谈

数智融合青年聚,白茶水韵生态荣

7月22日,实践队成员赴安吉县溪龙乡新丰村实地调研,采访到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李书记,深入了解“乡村威尼斯・新丰”项目的发展历程。李书记介绍,新丰村依托丰富水资源发展水上观光与精品渔业,通过优化设施、宣传招商扩大知名度;同时,新丰村已就高密度养殖、人才引进等方面与数字游民开展合作,持续绘就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的新图景。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李书记现场

来到ACDC创意设计中心,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白茶挂耳茶包等衍生产品,活化非遗的溯源直播策划和游民主导“白茶原艺术市集”等活动。数字游民运用社交平台引流,以现代手段宣传非遗文化,极大地推动白茶产业品牌化升级。这些创新实践推动了新丰村从传统渔村向文旅新地标蜕变,也让安吉白茶非遗焕发新生。溪龙乡青创公社联合数字游民开展多元实践,探索“数字+非遗+文旅”融合路径。

次日,实践队成员赴余村DN公社,了解余村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引进人才,通过实施“4321”工程以及“青鸟计划”,校地合作推动教育、创新与产业多链条融合,探索青年入乡的创新路径,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方共赢的乡村发展生态,助力余村成为青年乡创策源地。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调研青年入乡情况后留影

在余村引进数字游民公社,既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先行示范,也为实现中国乡村振兴总目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通过调研,实践队成员感受到安吉“生态赋能、数字添翼”的蓬勃活力,认识到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禀赋,是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