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29日讯(通讯员 戴浩哲、曹佳琦、吴溢靓)为丰富青少年儿童暑期生活,普及道地药材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7月24日下午,南通大学药学院“岐黄薪火 本草润心”志愿服务团,邀请来自南通市崇川区各中小学的70余名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入驻科研实验室,以“理论+实践”并行的“双轨课堂”,为小朋友们开启了梦幻的中草药科普之旅。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合影留恋
南通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姚春雷为活动致辞,他表示中医药的传承,并不仅是书本上“无声”的文字,更在于手手相接、心心相连的“有情”传递。借此次机会,希望小朋友们在学习中求取知识,在动手中收获技能,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做中医药奥秘的“小好奇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分享家”、科学养生锻练的“小行动家”。
图为药学院党委书记姚春雷讲话
药学院天然药物与药物分析系副教授杨敏以“神奇的艾草”动画短片为引入,讲述了艾草防蚊驱虫、抗过敏的神奇功效,并结合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故事,告诉小朋友们中医药所蕴含的巨大“宝藏”。期间,她通过道地药材实物展示,引领小朋友们了解南通薄荷产业的发展,并提醒孩子们多留心、多观察、多学习,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图为药学院天然药物与药物分析系副教授杨敏讲述中药知识
在动手实践环节,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研钵、水浴锅的使用方法。现场,志愿者们针对大暑节气,帮助孩子们调配“防虫驱蚊”“安神舒心”“清新空气”“疏肝解郁”配方,指导他们将艾叶、薄荷、玫瑰、丁香等研磨成粉,装入袋囊,制成形式各样、功效各异的香囊、药锤。在手工制皂环节,志愿者指导小朋友们将皂基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融化,并辅以艾草汁着色混合。在奇思妙想的加持下,导入各式模具自然冷却,经过“融化-混色-装模-成型”步骤淬炼,一块块造型独特、散发淡淡艾草清香的药皂,跃然眼前。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分发香囊制作所需物料
图为志愿者帮助小朋友们捆绑制作药锤
图为志愿者进行皂基融化搅拌
图为志愿者对融化得皂基进行注模
图为小朋友展示肥皂成品(一)
图为小朋友展示肥皂成品(二)
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红波为表现优异的小朋友颁奖
岐黄传薪火,本草蕴飘香。此次活动聚焦儿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趣味互动、手工制作等活动,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之旅,在收获知识与快乐的同时,在小小心田里萌发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