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27日讯(通讯员 盛青 张萱妍 王佳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月23日至25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开展了“智惠银龄 情暖夕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郭成宇、陈力、王宇航、龙翔、边宣烨、沈鹏全、雍成浩等七名同学组成“电精灵”志愿服务队,前往吴江区乐龄公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助老志愿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旨在组织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养老机构开展助老服务,传承和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
把脉“心”需求,调研关怀暖人心
实践团队走进乐龄公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工作。他们精心设计并发放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与老人们进行一对一的耐心访谈,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您最近常和子女联系吗?”“每天的娱乐活动有哪些呀?”一句句耐心的询问,让老人们打开话匣子,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陪伴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调研,队员们初步掌握了公寓内老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普遍需求,为后续服务及社会关注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份用心与细致,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与赞赏。
活力手指操,健康“手”护者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突出,老年群体的健康愈发受到关注。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电精灵”队员们发挥组织才能,带领老人们开展了生动有趣的手指操教学活动。队员们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和保健功效。老人们积极参与,随着节拍伸展、揉捏、敲击手指,现场气氛轻松活跃。这套简单易学的手指操,旨在帮助老人锻炼手指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认知功能退化,成为他们日常健康的“贴心守护”。
跃动银龄,绳彩飞扬促健康
实践团队依据《老年人运动康复指南》的科学规划,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老人身体机能进行评估,精心设计了适老化的跳绳运动健康科普宣讲。青年学生们将“跳绳文化宣讲”与“跳绳锻炼”引入老年群体,先是向老人们介绍了跳绳的起源、发展及作为一项简便易行运动的诸多益处,激发了老人们的兴趣。之后,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队员们耐心指导老人们尝试适合的、动作幅度较小的跳绳方法。一些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积极参与体验,感受运动的乐趣。队员们还组织观看了简单的花样跳绳展示,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这项活动旨在鼓励老人们选择安全、适度的运动方式,提升健康意识,享受“跃动”带来的活力。
书香伴夕阳,红色忆峥嵘
为丰富老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特别策划了“阅读红色读物”活动。队员们精心挑选了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党史故事、革命回忆录等书籍报刊。他们或围坐老人身旁轻声诵读,或陪伴老人静心翻阅,共同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朗朗书声与静静的阅读时光,不仅为老人们带去了精神慰藉,更在代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历史与感悟初心的桥梁。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电精灵”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展现了苏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他们耐心细致、热情周到,不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更在服务中深刻体会到了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分量。队员们在陪伴老人、倾听故事、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自身的感恩意识、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看到爷爷奶奶们学会手指操的开心笑容,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都让我感到特别充实。作为电气系的学生,虽然这次没直接用到专业设备,但我们用热情和行动‘连接’了温暖,这本身就是一种‘电流’。”队员郭成宇分享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不仅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切实的关怀与欢乐,更向社会传递了青年一代尊老爱老的正能量。乐龄公寓的工作人员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青年朋友们深入基层,关爱老年群体,用青春的能量为他们带来阳光和活力。苏信学院的学子们用倾听传递尊重,用陪伴消融孤独,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的温度,能够驱散暮年的孤寂;真诚的关怀,是守护“银龄心晴”最温暖的良方。他们不仅温暖了“夕阳”,更在服务社会中深刻领悟了敬老爱老的真谛,让青春在奉献与担当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新时代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