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语同音暖基层 心手相牵共振兴——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实践团赴巴楚县阿瓦提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2025-07-24 17:55 来源:中教网  张丹丹、李显炜   阅读 4.2万
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语同音•心同行•业同兴实践团”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塔里木大学)的组织下,走进喀什地区巴楚县阿瓦提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以语言为桥,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入调研摸底,精准施策建基础

实践团首先深入阿瓦提镇20个村和两个社区,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研、实地观察等方式,与村干部、村民、青少年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当地群众在生产生活、求学就业中普通话的使用现状、学习需求及存在的难点。调研中发现,部分农牧民因普通话水平有限,在销售、技能培训等方面存在阻碍;青少年群体对普通话学习兴趣浓厚,但缺乏系统引导。实践团结合调研结果,针对性设计了分层分类的推广方案,确保推普工作“接地气、见实效”。

分层培训赋能,靶向提升强本领

基于前期调研,实践团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多维度培训活动:

聚焦村干部,筑牢“领头雁”根基:针对村干部开展“普通话+履职能力”培训,围绕政策宣讲、群众工作沟通、乡村治理等场景,提升其运用普通话开展工作的能力,发挥“带头说、带头用”的示范作用,推动政策落地和高效治理。

服务农牧民,激活“致富力”潜能:面向农牧民开设“普通话+实用技能”课堂,从日常交流用语、农产品电商直播话术到外出务工基础沟通,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和互动练习,帮助群众打破语言壁垒,增强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信心,为拓宽增收渠道插上“语言翅膀”。

关爱青少年,播撒“语同音”种子:在“红领巾小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化身“小老师”,通过二十四节气小课堂等趣味形式,激发孩子们对普通话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学好普通话”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追求。

创新活动载体,凝聚合力共参与

为让推普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实践团还策划了“学好普通话 从大家做起”主题倡议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签名等形式,呼吁村民从自身做起,主动学习、积极使用普通话。同时,“小手拉大手一起学说普通话”活动成为亮点——让孩子们当起家庭“推普小使者”,教父母说普通话、读宣传语,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庄”的良性互动,让普通话走进家家户户,融入日常点滴。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喀什地区巴楚县阿瓦提镇群众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搭建起“语言相通、心灵相融”的桥梁,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注入了语言动力。当地群众纷纷表示:“学好普通话,交流更方便了,出门务工、网上卖东西也更有底气了!”

下一步,实践团将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塔里木大学)的指导下,持续深化与基层的联动,总结实践经验,创新推广模式,让“语同音”成为凝聚乡村振兴共识、推动“心同行”、实现“业同兴”的坚实支撑,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语言文字力量。

来源: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塔里木大学)语同音•心同行•业同兴实践团

文稿:张丹丹 李显炜

图片:语同音•心同行•业同兴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