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9日讯(通讯员 柯梦贞 潘聪颖)蝉鸣渐起的夏日,乡村儿童的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双职工家庭与留守儿童面临 "无人看护"" 教育断层 " 的困境,溺水等安全事故风险增高,孩子们的情感需求亦需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知行+志愿服务队深入湖北随县炎帝学校参与为期三周的乡村儿童暑期托管活动,他们深度融入学校系统化安全防护行动,为孩子们筑起安全屏障,提供情感关怀。
蝉鸣课堂:安全启蒙润童心
针对暑期安全隐患,团队以多样化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学校每周通过唱歌、情景模拟等生动形式,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志愿者则在每日晨会及课堂上,向孩子们强调暑期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开班前,场地安全隐患排查全面覆盖,课间时段教师与志愿者在廊道与厕所值守,确保孩子们始终处于监护视线范围内。
情感关怀同步推进,通过 "个体化关注 + 集体化浸润" 模式传递温暖。班主任针对个别孩子的情感波动实施 "课间谈心" 制度,集体活动融入游戏化学习、手工绘画等环节,在合作中建立信任关系。此类情感支持活动有效缓解了暑期留守带来的心理压力。
▲图为中医药材拓展课上志愿者带领学生体验自制驱蚊水
▲图为每日值班志愿者在校门口迎接上学的学生
碧波岸边:生命演练筑防线
一场以 "童享夏日・泳记安全" 为主题多方联合的防溺水教育活动将安全防护推向深入。活动现场,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合唱“防溺水之歌”,通过真实案例宣传片警示危险水域风险。随县红十字会专业救援人员结合实操演示,系统讲解溺水自救与他救方法,指导师生掌握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技巧。"以前只知道不能玩水,现在明白了万一落水该怎么自救。" 参与活动的托管四班学生在反馈中表示。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增强了安全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图为防溺水主题活动中志愿者与学生一同合唱“防溺水之歌”
河岸巡守:排查宣传护家园
志愿者与当地教师组成的联合行动组沿厥水河开展巡河排查,重点检查河道护栏、警示牌及危险区域隐患,对岸边居民进行劝导,注意水下安全。随后,行动组又深入沿岸社区、广场及居民集中区域,张贴防溺水宣传横幅,并向过往居民详细讲解夏季防溺水注意事项、溺水自救与施救方法,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以前不知道孩子溺水后不能直接手拉手救援,现在明白了科学施救的重要性。" 一位参与宣讲的家长表示。这种 "排查 + 宣传" 的组合措施,有效改善了河岸安全环境,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安全意识。
▲图为志愿者与学校老师一同开展巡河活动
微光汇聚:多方联动创长效
此次安全守护行动构建了 "教育 - 实践 - 巡查" 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地方学校以 "普惠性、公益性、服务性" 为原则,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红十字会等专业机构提供技能支撑,形成多方协同的儿童保护网络。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团委领导与团队合影
这种校地联动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暑期儿童关爱路径。随着暑期过半,相关安全防护行动仍在持续推进。下一步,组织方计划将防溺水课程纳入常态化教学体系,同时推动建立 "学校 - 社区 - 家庭" 联防机制,通过定期培训、季度巡查、家长课堂等形式,构建乡村儿童安全防护的长效机制。在这场守护行动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用微光汇聚成照亮乡村儿童暑期的安全之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