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西安工程大学“星火研途” 社会实践团赴井冈山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2025-07-23 00:40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92
8
分享

7月14日,“星火研途” 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热土上开展实践活动。在历史遗迹中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上午,实践团来到位于井冈山市中心茨坪东山脚下的毛泽东旧居。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抵达,房东李利昌腾出房屋供部队居住。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常在此居住办公。他在此起草《井冈山的斗争》,总结根据地创建经验,阐明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中厅曾是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所在地,毛泽东多次主持重要会议。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观看陈列,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艰苦朴素与坚定信念。

(图为“星火研途”实践团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合照)

随后,实践团前往距茨坪西北七公里的大井。1927 年 10 月下旬,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首抵此地,领导红军深入群众,宣传革命、组织武装,助群众生产,还设红军医务所免费治病。实践团参观毛泽东旧居、红军医务所等,了解革命活动与军民鱼水情。

(图为“星火研途”实践团在大井合照)

接着,实践团来到黄洋界。这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五大哨口之一,人文与自然景观交融。1928 年 8 月 30 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在此打响。成员们参观了哨口工事、红军营房、挑粮小路及荷树等遗迹。站在黄洋界上,远眺群山起伏、云雾弥漫,似闻当年枪炮声。毛泽东曾写下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的诗句。大家深切感受此地地势险峻,以及红军以不足一营兵力击退敌人四个团的英勇,深知此战胜利对保卫根据地和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图为“星火研途”实践团在黄洋界合照)

实践团继续前往至造币厂,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货币制造的历史,以及货币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实践团还来到龙潭红色教育基地,这里的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相互交融。实践团成员们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聆听了革命先辈们在此浴血奋战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理解。

(图为“星火研途”实践团在造币厂、龙潭合照)

随后,实践团来到小井红军医院,这里曾是红军伤病员的救治场所,条件艰苦,但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们顽强抗争,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成员们被红军战士们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依然坚守战斗岗位、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所感动。

(图为“星火研途”实践团在小井红军医院合照)

离开井冈山前,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南山火炬广场,观看了红色影片《井冈星火》。影片生动地展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让成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伟大牺牲。观影结束后,实践团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践分享交流会。成员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大家表示,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学习,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图为“星火研途”实践团在南山火炬广场合照)

此次 “星火研途” 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井冈山的红色教育基地,让实践团成员们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奋勇前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星火研途”暑假社会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