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15日,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星火接力・心途桐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嘉兴桐乡市,依托心理学专业优势,开展了心理健康团辅课程、循迹溯源红色寻访、区域心理调研与普及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一、打磨课程:实践教学促成长
在前期的筹备工作中,实践队员深入调研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拓展心理课程新模式,从游戏、讨论、视频到情景模拟,每一个环节都让心理学知识不再遥不可及,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化学生的沉浸体验。
蓝丽婷同学以“侦探放大镜下的我”为主题,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与交流中学会寻找自己与他人的个性特点,从而激发小朋友们表达自我的勇气。
洪浩轩同学以“不好笑的‘玩笑’”为主题,以与“哪吒”的交流为线索,让小朋友们学会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玩笑,并学会拒绝带有恶意的玩笑。
莫雨璇同学以“夸夸能量发射站”为主题,让小朋友们意识到积极力量的益处,教会他们在遇到困难时鼓励自我,勇敢地面对挑战!
此外,同学们也设计了许多精彩的心理团辅课程,内容涵盖自我认知、意志培养、社交破冰、时间管理和感恩幸福等主题,从寓教于乐的角度滋养儿童心灵成长。
二、交流座谈:共建实践基地
7月9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马莉,桐乡市教育局副局长路茂方、桐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校长俞国兴等看望慰问“星火接力·心途桐行”实践队全体成员,并召开座谈会。
马莉书记表示社会实践是同学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成长的重要途径,鼓励队员们在红船启航地学习桐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特色做法,在实践中探索学科应用新场景。
路茂方局长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需求,鼓励实践队成员坚定专业信念,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不仅要成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更要具备为学校、社会赋能的视野,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教育各环节。
俞国兴校长对实践队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肯定了心理课堂的丰富性与实效性。同时介绍了基地的课程体系与荣誉资质,并表达了与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建立长期合作的期望,希望借助高校专业力量完善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实践队代表姚吴萍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调研进度、红色寻访开展以及宣传工作成果等各方面对本次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介绍。
三、落实调研:群众心声采集
在进行授课的同时,实践队以问卷发放为主要形式,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为后续心理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此次调研活动聚焦基层群众的心理状态与社会适应情况,实践队员们分组行动,足迹遍布桐乡的城镇与乡村。下一步,实践队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用心理学专业力量助力桐乡地区的社会发展。
四、走访名迹:名人故居探寻
实践队走进嘉兴桐乡乌镇,探访王会悟纪念馆与茅盾纪念馆,在红色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
在王会悟纪念馆,队员们通过史料、影像和场景复原,了解这位“红船卫士”的一生。随后,实践队到茅盾纪念馆,了解了茅盾从投身新文化运动到用文学记录社会变革的历程。
此次桐乡之行,浙师大心理学子们以专业为底色,以行动为笔墨,不仅为青少年儿童的心田播下了积极健康的种子,更在实践中熔铸了自身服务社会的信念。这趟旅程,是星光点亮童心的双向奔赴,亦是未来“心”力量在乡土沃野上的坚实起步。
文字 | 吕胤、钟骐远、康凌翔、莫雨璇
图片 | 姚吴萍、吕胤、康凌翔、杨媛雅、莫雨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