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信大”)“码上兴农”数智实践团一行10人,奔赴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怀揣“数字技术+文化赋能”的初心,聚焦当地农产品在包装、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发展需求,计划以青春智慧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探寻数智路径。
实践团首站与水唇镇党委书记、宣传及团委负责人、各村组织书记座谈,集中展示“水唇优品”网页、“水唇小助手”智能体等技术成果,详细介绍了线上购买功能、农产品溯源、信息整合等服务优势,并针对性呈现葡萄IP形象设计方案,为当地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
图表 1 实践团队与水唇镇村委代表交流环节 姚小涵供图
水唇镇相关负责人同步介绍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品牌传播力弱、销售渠道单一、耕地碎片化制约规模化生产、深加工产业链不完善等。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需求,双方围绕功能优化、应用场景等深入探讨,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从镇域到村社,实践团将助农行动向深处推进。在墩塘村,团队与村委开展专项座谈,把首日收集的共性问题细化为村落个性化需求;随后走进墩塘村葡萄园、新丰村水稻田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作物生长环境、种植模式及管理现状。山间分散的葡萄藤、坡地碎片化的稻田,让团队更直观理解“规模化难、机械化难”的现实困境,为技术方案的落地性校准方向,让数智赋能真正扎根乡土。
图表 2 实践团在种植基地实地考察 指导老师武艳艳供图
在深入调研乡村产业实际需求的同时,实践团也关注到乡村未来发展的人才根基培育。为此,团队走进水唇中心小学与螺溪中学,以“劳动教育+安全科普+农技启蒙”为主题开展宣讲。活动中,成员们首先介绍了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的相关情况,引导同学们涵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奋斗精神;随后,通过组织消防安全主题绘画活动,让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吸收安全知识,使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
图表 3 螺溪中学绘画颁奖现场 指导老师武艳艳供图
宣讲活动渐入尾声时,实践团成员将内容从知识普及延伸至数智技术的实际应用。他们现场演示了“水唇优品”网页与智能体,让孩子们亲手触摸数字技术与乡土特产的结合点。这场宣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数智助农”的种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培育内生动力。
图表 4 水唇中心小学体验“水唇优品”智能体现场 姚小涵供图
此次三下乡之行,深信大“码上兴农”数智实践团以专业所长对接“百千万工程”需求,既用技术成果回应乡村实际痛点,以青春力量激活乡村发展潜能,更走进校园课堂,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数智助农”的种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培育内生动力。从田间地头到校园课堂,实践团让数智之光既照亮当下的产业振兴之路,也温暖乡村未来的成长土壤,助力水唇镇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