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13日讯(通讯员肖伟波 胡俊杰)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近日,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国旗护卫队9名代表学生,奔赴南京,开展以“国旗下的青春:寻访退伍老兵,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驻足遇难同胞纪念馆,铭记民族伤痛史
首日,队员们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史料陈列厅内,队员们屏息凝神,仔细观看陈列的历史照片、实物证据、幸存者证言影像、万人坑遗址以及还原历史场景的雕塑。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张照片都诉说着先烈的悲壮、将当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至暗时刻真实地展现在队员眼前。行至献花区,面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队员们手持洁白的菊花,依次缓步上前,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遇难者名单墙下,并深深鞠躬默哀,表达对逝去同胞的无尽哀思与深切缅怀。随后,队员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瞻仰纪念碑,聆听讲解员讲述邓中夏、恽代英等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慷慨赴死的英勇事迹,在雨花台烈士群雕前重温入团誓词,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此外,为加深理解、活化历史记忆,实践队员在参观过程中适时穿插了“青春向党·薪火相传”党史知识竞答,吸引不少游客参与到活动中。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
寻访抗战老兵,聆听英雄故事
队员们寻访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雷锋同志战友赵明才和“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尹光新。在赵明才家中,他向队员们讲述了与雷锋同志共同工作、生活的点滴,阐释了“螺丝钉精神”的深刻内涵。临别之际,他叮嘱队员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像他那样做人、做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赵老前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宣讲雷锋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执着,令队员们深受感动。 此外,队员们参观了大金山党史国史教育馆和大金山雷锋纪念馆,深刻理解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并表示要不忘历史,乐于奉献,向雷锋学习,向赵老学习,做好人,做善事。下午,队员们拜访了尹光新前辈。他动情地讲述了当年在工兵排与战友们如何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并肩作战,更令队员们动容的是,他自豪地分享了家庭的“红色传承”:儿子参军入伍,女儿援鄂抗疫。两位模范退役军人的传奇经历、崇高品格以及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共同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理想信念课、人生价值课和家风传承课。
▲图为赵明才老前辈与实践队员亲切交流
▲图为实践队员们聆听尹光新前辈讲述自己的故事
对话老兵薪火传 童心向党映红星
队员们走进骆山社区,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听老兵爷爷讲故事,做红色精神传承人”的社区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退伍老兵邹厚友来到孩子们中间,为社区的孩子们讲述了战场上的惊险瞬间和战友间的深厚情谊,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惊叹声。实践队员们则在一旁引导互动,组织孩子们为老兵爷爷绘制感恩卡片、合唱爱国歌曲。“爷爷真勇敢!”“我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童稚的话语传递着红色的种子。这场跨越年龄的对话,不仅让红色故事浸润童心,更让实践队员们体会到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邹厚友老前辈在骆山社区为队员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从肃穆的纪念馆到英雄的居所,再到充满童声的社区,“红星引路 赤子传薪”实践团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此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和对老兵英雄的崇高敬意,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报国的强大动力,真正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续辉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