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12日讯(通讯员 周芳宇 杨佳慧)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号召,践行实践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科技真真切切走进校园,7月7日至7月9日,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春赋能宜黄土,实干共绘振兴图”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宜黄县圳口学校开展以“云帆破浪启新程,课堂筑梦育未来”为主题的“云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知识为纽带联结城乡心灵,让教育的星火点亮乡村希望的原野。
图为小朋友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放飞气球火箭。
小手探物,妙趣寻理
实验出真知,百话验为先。实验是点燃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的火种。为了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观察力、活跃思维力、提升行动力,实践队员们精心筹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物理实验课,让科学的奇妙在指尖流转。实践队员刘轩豪以宜黄县航天英雄邓清明数十年坚守一日的故事为切入点,将航天精神与物理原理巧妙融合。他把气球绑在吸管上,利用细线构建滑行轨道,制作了“气球火箭”,随着气球释放,彩色“小火箭”沿轨道疾速滑行,引起阵阵惊呼。刘轩豪讲解到,这个神奇的现象是因为气球喷出气体时会产生反方向的推力,也就是反冲力。小朋友们恍然大悟,深刻理解了“力的相互作用”,对接下来的物理实验感到更加期待。“神奇的传声筒”实验中,实践队员韩子瑜通过一次性纸杯和棉线巧妙构建简易的传声装置,让小朋友们对着纸杯轻声说话,体验声音的传播。在“拉不开的书本”实验中,队员苏吴昊将两本书逐页交替叠压,让小朋友们拉扯书脊,感受摩擦力的作用。这堂实验课上,小朋友们不仅在动手操作中触摸到了力、声、摩擦的奥秘,更在心中播下了一颗理性思维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拉着书脊,感受摩擦力。
数理融乐,智启童心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实践队员苏吴昊带领小朋友们走进概率游乐园,开启了一场可能性大冒险,照亮探索数学奥秘的方向。课堂以“幸运纸牌盲抽”小游戏拉开序幕,小朋友们依次翻开倒扣的纸牌,累计翻到同一花色的次数,在互动中感受到概率的奇妙规律。随后,苏吴昊用生活场景拆解抽象概念:“就像下雨天带伞一定不会淋湿,这是‘必然事件’;而明天会不会下雨,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生动的比喻让小朋友们茅塞顿开,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化作触手可及的趣味。这堂短暂的课,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视野的延伸。实践队员们从小朋友们的眼睛中读懂了乡村教育对多元启蒙的期待,小朋友们在这次课堂上看见了山外世界的知识轮廓。正如实践队队员刘子欣同学所说:“我们带来的或许只是夏日里的一缕微风,但希望这缕风能够吹起孩子们心湖的涟漪,让他们敢于踮起脚尖,触摸更辽阔的天空。”
图为小朋友翻开倒扣的卡牌。
此次“云帆课堂”的开展,昭示着教育浪潮中,青年力量与乡村未来同频共振的美好图景。实践队员们用知识点亮好奇,用陪伴温暖童心,在三尺讲台与田间地头的切换中,深刻地理解了教育振兴的分量。全体实践队员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让青春的足迹扎根乡土,让知识的光芒持续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