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智医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三石村,通过走访产业基地、民生场所与座谈交流,深度观察其以党建为根、产业为脉、民生为本的发展实践,见证这个曾经的山区村落如何凭借 “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民生优先” 的核心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共同富裕之路。
一、寻访初心:解码党建引领的“红色基因”
红色引擎驱动三石村发展行稳致远。深入三石村,实践团队聚焦驱动村庄发展的核心引擎——基层党组织。在与村支书陈书记的座谈中,队员们了解到:“自1994年以来,三石村仅经历四任村支书更替,村“两委”班子保持着罕见的稳定性。”这种“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着坚守,已成为保障村庄发展规划有效延续、发展动能持续累积的关键支撑,为乡村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此外,多位中央及省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内化为激励全村砥砺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党建引领下凝聚共识,为三石村融合创新实践提供了根本性保障,充分彰显党组织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二、融合创新:绘就产业共富的“多彩图景”
产业版图的多元化拓展彰显转型智慧。从马岭头连片生态茶园到规范化茶叶交易市场,“一片绿叶”蝶变“富民金叶”的产业升级路径清晰可见;依托“惠民茶”品牌化运营战略与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全村年茶青交易额实现翻倍增长,茶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 “金色引擎”。绿色发展领域,现代化湖羊养殖基地与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全面替代传统高污染养猪场,以产业结构调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蓝色能源赛道上,分布式光伏项目年为村集体经济贡献 20 余万元 “阳光收益”,成为清洁能源赋能乡村振兴的融合样板。如今,三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7万元,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三、成果共享:书写普惠暖心的“民生答卷”
三石村以民生福祉为根本落脚点,交出了一份饱含温度的民生答卷。基础设施升级方面,依托“千万工程”实施,全村饮水安全提升、道路拓宽硬化等民生工程全面落地,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社会保障领域,村级财政统一为村民发放每人每年农医保补贴,筑牢基本医疗保障网,设立教育激励基金发放升学奖励。这些民生支出的持续投入,生动诠释了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的执政理念,成为村民信任支持村 “两委” 班子的坚实根基。如今,普惠民生福祉已成为三石村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创新的价值归属,一幅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温暖图景正愈发清晰。
四、青春赋能:接续融合创新的“未来之光”
青年力量为三石村的融合创新注入持续活力。90 后村委委员、返乡大学生等青年骨干在直播带货、文旅项目策划等领域崭露头角,村“两委”班子呈现显著年轻化特征。村支书陈书记表示:“未来将深化与高校、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前沿技术成果,着力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石村的发展实践,堪称以融合创新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绘制共同富裕蓝图的生动教材。其展现出的治理班子稳定性、产业生态融合性、民生服务普惠性,以及对区位资源的高效利用,共同构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三石样本”,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在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的畲乡大地上,三石村正稳步探索兼具乡土“烟火气” 与现代 “科技范” 的融合创新路径。这份植根实践的发展经验,加之源源不断注入的青春力量,必将为新时代共同富裕事业贡献更多光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