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浙江绍兴越剧调研团队来到诸暨文化馆,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深入了解越剧文化,观看《西施断缆》排练片段,并学习拿道具动作,旨在通过实地体验和学习,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提升团队成员对越剧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当日上午,调研团队抵达诸暨文化馆,受到了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来到排练厅,观看了诸暨越剧团青年演员们排练《西施断缆》的片段。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婉转的唱腔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让队员们深深陶醉其中。
图为诸暨越剧团青年演员排练《西施断缆》。李祯祺供图。
排练间隙,队员们与演员们进行了交流。一位年轻演员分享道:“《西施断缆》是越剧的经典剧目之一,讲述了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以及西施为了国家大义牺牲自我的传奇经历。我们在排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唱腔和身段的练习,更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情感通过表演传递给观众。”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图为诸暨越剧团青年演员排练《西施断缆》。李祯祺供图。
随后,队员们在演员的指导下,开始学习越剧拿道具的动作。一把简单的扇子,在演员手中却能变幻出各种优美的姿态,时而轻摇,时而翻转,配合着演员的唱腔和身段,展现出独特的韵味。队员们从最基本的握扇姿势学起,努力模仿着演员们的动作,尽管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大家都学得十分认真。
图为演员为团队队员佩戴装饰。程茜平供图。
队员赵笳皓表示:“看似简单的拿道具动作,实际上蕴含着很多技巧和学问。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越剧表演的细腻之处,也更加感受到了越剧艺术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拿道具动作。李祯祺供图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越剧文化,队员们还参观了文化馆内的越剧展览。展览通过图文、实物等形式,展示了越剧的发展历程、经典剧目以及众多越剧艺术家的生平事迹。队员们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前驻足观看,不时发出阵阵感叹。
图为诸暨文化馆越剧介绍。陈静远供图
在采访中,队长曹思远表示:“这次来到诸暨文化馆,是我们调研活动的重要一站。通过观看排练、学习拿道具动作以及参观展览,队员们对越剧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越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传承和发扬。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能够为越剧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诸暨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欢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同学们来到这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调研,能够爱上越剧,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越剧文化的传承中来。”
图为实践团队在诸暨文化馆集体合照。赵笳皓供图
此次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浙江绍兴越剧调研团队走进诸暨文化馆的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接触到了越剧文化的精髓,也为他们今后在音乐学习和创作中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未来,团队还将继续深入调研,为越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李祯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