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从生态治理看锡矿山百年蝶变 —— “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调研团赴锡矿山开展调研

2025-07-10 02:30 来源:中教网  陈悦   阅读 3.0千
98
分享

中教网7月10日讯(通讯员 陈悦 廖曦媛 周智敏)“养崽莫上锡矿山,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俗语道出了数十年前冷水江锡矿山百姓的真实生活。而如今,矿区打造的“万马奔腾”景区和玫瑰“爱琴海”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无数游客前往。短短十余年,锑煤矿区是如何完成从“黑色伤疤”到“绿色明珠”的生态巨变?为探寻锡矿山百年蝶变的实践路径7月8日,“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调研团奔赴锡矿山展开调研之旅。

图为调研团在两山生态广场合影

三路领航破困局,生态治理绘新卷

2009年,冷水江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改变这一现状,锡矿山踏上改革、创新、绿色三路并进的治理之路。锡矿山坚持改革之路,实行产业结构大洗牌,加强企业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力度,同时,依托创新之路攻克生态治理的技术难题,坚持绿色之路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核心地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从曾经的“黑色伤疤”向如今的“绿色明珠”转变。

三化赋能促转型,产业升级换生机

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廖朝勇说道:“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措施,对锑矿产业进行赋能升级”在采矿、选矿、冶炼及设备安装等环节,公司通过深部机械化采矿、平巷掘进机械化作业、高效矿化反应器吊装等具体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安全水平;以选矿智能化、运输智能化和通风智能化的技术创新,全面促进采矿业的综合发展;在绿色化治理方面,持续加大生态修复的资金及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全力守护锡矿山的生态底色。

图为调研团成员与廖朝勇进行访谈

三废治理筑根基绿色发展谱新篇

曾在民间流传的“白鸟飞过矿山变黑鸟”的说法,是对过去锡矿山环境恶化的真实反映。如今锡矿山以“三废”治理为抓手,全力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当地企业加大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力度,成功研发“中性中温连续盐析”工艺脱硫系统,大幅降低了“三废”处理成本,实现生产用水循环利用,二氧化硫资源的二次利用真正达成生产废水、废气“零”排放目标,实现废渣资源的最大效益转化。

“三路”“三化”“三废”的同频共振下,锡矿山将当地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有机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同时还创造出“生态观光+红色教育+工矿文化+产业转型”的独特生态修复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变。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