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文明建设,普及急救技能与防溺水知识,南昌大学学生3S救护会“生命护航”急救宣讲团于6月29日前往景德镇乐平市塔山街道,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队与坎上社区和上畈社区紧密合作,通过巡江巡塘、知识宣讲等形式,为筑牢群众安全防线贡献力量。
一、初赴乐平,用专业行动守护社区平安
6月29日上午,实践队从南昌东站出发,顺利抵达乐平北站,开启实践新篇章。随后,队员们前往乐平市塔山街道坎上社区,与社区负责人彭主任完成工作对接。实践队与负责人彭主任规划了未来几天的工作安排,并深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坎上社区紧邻乐安江,防溺水工作一直是社区的重点任务。为此,实践队结合社区需求与自身专业特色,制定了包括巡江巡塘、急救知识宣讲、关爱乡村儿童、防溺水宣传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计划。
图1.实践队员到达景德镇乐平市(孙欣语摄)
二、巡江巡塘,以实地调研聚焦防溺水工作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实践队员了解到,在刚过去的高考期间,乐平市塔山街道有三名儿童下水游泳,其中一名不幸溺水身亡。这一事件让实践队员深刻意识到加强当地居民防溺水意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在彭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乐安江江边以及坎上社区的多个池塘开展巡查工作,排查私自下水游泳的现象,同时对附近的垃圾进行清理。在巡查过程中,实践队员观察到,当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护体系。江边设置的摄像头为防溺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随时对岸边情况进行检测。池塘边上设置有金属防护栏,并且都配置了一套救生设备,包含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彭主任向实践队详细地介绍了当地防溺水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为后续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2.实践队员开展巡江工作(孙欣语摄)
三、街道清扫,用辛勤劳动换来美丽乡村
为能给居民带来整洁的生活环境,实践队员在坎上社区村委会门前集结,手持扫帚、簸箕等工具开展街道清扫行动。在村委会彭主任带领下,团队员们顶着炎炎的夏日对街道和村委会大院逐一进行清理——大到纸盒、烟蒂,小到落叶、碎石。烈日下,队员们的身影在街道间穿梭忙碌,即便汗水浸湿了衣领,但手中的扫帚也依旧未停。望着整洁的街道,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
图3.实践队员在坎上村委会大院进行清扫(余婧摄)
四、急救宣讲,与党员共筑安全防线
20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实践队员身着红色马甲,走进坎上社区与上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两村党员献上“急救教学”宣讲活动。活动开始,主讲人用“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的紧急呼救开场,配以丰富的肢体语言,瞬间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在心肺复苏演示环节,助教跪姿按压、人工呼吸等标准动作引发阵阵惊叹。“剪刀定位肚脐上两指,石头握拳顶住腹部,布包裹用力冲击!”主讲人采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将专业急救技术转化为零基础学员也能快速掌握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现场的观众对于疑惑之处积极向队员们提问,他们反馈这次的宣讲内容很实用。“急救呵护生命,真爱服务健康!”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实践队员面向党员群众最后齐声喊出这句响亮的口号。
图4.实践队员在上畈社区进行急救宣讲(孙欣语摄)
在此次实践中,实践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乐平乡村,通过巡江巡塘、街道清扫、急救宣讲等形式,为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实践队员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担当,为乡村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未来,南昌大学学生3S救护会将继续传递爱与责任,让安全意识的种子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通讯员 龙冠芳 龚钰)
图5.实践队员与坎上村民合影留念(余婧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