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以爱为舟,载责前行——青年大学生情暖童心“三下乡”

2025-07-08 23:50 来源:中教网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陈红锦   阅读 112
4
分享

中教网7月8日讯(通讯员 陈红锦)曾听到过一句寄语:于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身为在校大学生,我深受鼓舞,决心以热爱充实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2025年的夏天,因一段特殊的实践经历,变得永恒而灿烂。

从泸州纳溪奔赴泸州叙永县摩尼镇,近两小时路程,我怀揣希望启程,满载收获而归。在摩尼新苗小学,孩子们可贵又明亮的笑容,成为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

图为小朋友展示拓印团扇

图为小朋友绘制趣味折叠画

三尺讲台,承载着无数人的执着与梦想,播撒阳光与希望。于我而言,站上讲台是难得的荣幸,也是期待已久的成长契机。从学生到“小老师”,身份转变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我深知,这三天教学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为孩子们打开新的世界。面对一年级升二年级的孩子,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腼腆内向,我们“情暖童心,助力振兴团”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开拓他们的艺术思维。孩子们眼中强烈的求知欲,是对新课堂、新生活的向往,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值得我们欣赏与挖掘。教学中,我既是传授者,也是参与者、学习者,过程虽不轻松,意义却格外厚重。

三天支教时光,如诗行铺展。首日,破冰游戏打破陌生,似灵动音符,奏响相识序曲;综合素质课程借思维碰撞、团队协作,点亮孩子探索世界的双眼;趣味小课堂融合物理、电学、化学知识,让科学化作精灵,播撒好奇种子。次日,传统文化与安全教育并行。绘制团扇,水墨晕染童真;制作艾草包,技艺芬芳沁心;防溺水课程以案例、模拟筑安全防线,让“生命至上”深植心间。支教尾声,美育课堂成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歌声、舞步、画笔传递艺术之美;职业启蒙带领孩子畅想未来,工匠精神分享以故事启迪成长。三日时光,是知识传递,更是爱与希望的接力,为孩子梦想添彩。

图为小朋友们体验传统文化之艾草香包

历史长河奔涌,精神火种不熄。7月5日清晨,我踏上长征路,碎石声响似与历史对话,攀登陡坡体会先辈艰难。站在长征路碑前,我们庄严宣誓,向先辈致敬。登顶远眺,先辈坚毅身影似在山间穿梭。这段跋涉,是身体挑战,更是心灵洗礼,让长征精神扎根心底。

实践最后一日,拜访老党员与留守儿童,再次照亮我对责任与奉献的认知,老党员年事已高,讲述奋斗岁月时眼中炽热,他们坚守初心、拼搏奉献的故事,让我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其忠诚与担当,激励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与留守儿童交流,他们纯真笑容后是对陪伴的渴望,孤独与坚强并存,让我深知社会需关注帮助这类群体。此次经历,让我从老党员处汲取养分,从孩子处收获感动,明白新时代青年应投身实践,传递温暖希望,贡献力量。未来,我也会将这份感悟化为动力,践行责任担当,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图为志愿者们拜访老党员

此次社会志愿服务,于我是一场爱与责任的旅程。爱,是支教核心,体现在对孩子的关心呵护,了解需求、温暖心灵;责任,是支教基石,深知付出影响孩子未来,便以高度责任心前行。我深刻体会到,爱与责任紧密相连,唯有心怀爱意、勇于担当,才能做好支教,助力孩子成长。这段经历让我坚定信念:无论未来走向何方、从事何职,都将以爱与责任为人生准则,指引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