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乡村居民健康素养,筑牢健康防线,7月3日,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遂川县黄坑乡政府会议室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讲座,这是医学知识的下沉之旅,更是青春初心扎根泥土的生动写照。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合影留念)
链条贯通:从“识病”到“防骗”的全方位守护
队员们为村民带来了涵盖心肌梗死、白内障、三高、预约挂号和健康信息鉴别五大板块的宣讲内容。此次宣讲不止于普及疾病知识,也致力于教会村民如何科学看病与识别健康陷阱。队员们在宣讲中纠正心梗急救的常见误区,介绍白内障发病原理以守护清晰“视”界,教授“油盐减半血糖稳,粗粮换白血管好……”的预防三高小口诀,再到现场示范如何在微信和支付宝上预约挂号,最后通过实例讲解识别健康信息真伪的妙招。了解疾病知识是起点,知道如何正确求医挂号是关键的行动保障,而辨别信息真伪则是避免走弯路、保护健康和财产的安全网。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心梗的急救措施)
乡音破壁:方言打通科普“最后一米”
针对老年人预约挂号和识别健康信息真伪的痛点,宣讲团队创新采用家乡话科普。遂川本地队员用方言亲切讲解:“乡亲们请看咯!这上头讲咧,这个药什么都能治,还能让人长寿!大家讲讲看,这种药能买吗?”问题直指生活中常见的“神药”骗局。话音刚落,一位奶奶高喊:“不能买!这肯定是骗人的!”清晰响亮的回答引发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队员随即给予肯定,并深入剖析此类夸大宣传的陷阱,提高了村民识别虚假医疗广告的能力。方言不仅拉近了距离,更成为传递关键健康技能、打通乡村科普“最后一米”的信任桥梁,让知识真正听得懂、用得上。
(图为村民积极参与互动提问)
盐寄深意:健康融入日常的无声提醒
讲座后,每位村民都获得了一份特别的实用小礼品——食用盐。队员解释道:“盐,是我们每天做饭必备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宣讲中强调低盐饮食预防三高的具象化提醒。希望今天的科学健康知识和识谣防骗的本领,也能像这盐一样,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成为守护健康的‘调味品’和抵御谣言的‘防腐剂’。”这份寓意深刻的礼品,让村民们在收获实用知识的同时,也带走了一份提醒日常践行的特殊纪念。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发放小礼品食用盐)
此次宣讲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医者仁心与初心为民的生动实践。队员们用“方言”贴近乡亲,用“全链条”知识筑牢屏障,用“一包盐”承载期许,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融入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中。他们以所学所长,努力破解乡村健康信息鸿沟,赋能村民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提升乡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通讯员:韩良夕子 曾海敏 杨濡汇 郑斯腾 蔡百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