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发!时间探索的起点
“老师,现在几点了?”
“老师,时间是什么?它藏在哪里呀?”
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大班的孩子们对“时间”开始产生好奇。老师们发现,大班的宝贝们常常在计划游戏、完成任务时遇到一些小困难——比如忘记看时钟、活动安排“手忙脚乱”。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大班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024学年园本研修中大班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需求,选择将《时间的秘密》的主题开发作为研修活动的内容载体,正式拉开了时间的“探索之旅”。
活动开始前,老师们在孩子的热切讨论中收集了孩子们的“问题清单”——
长针和短针到底谁跑得快?
为什么搭积木的时候,时间总是溜得特别快?
带着这些可爱的疑问,我们开启了《时间的秘密》主题课程——用故事学时间,用游戏懂规划,让孩子们与抽象的时间变成“好朋友”!
在前期审议中,教师们围绕“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提升时间管理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分享各自在时间教育中的实践案例,教师们发现大班孩子在时间认知、时间规划以及时间执行等方面存在共性问题,如对抽象时间概念理解困难、时间规划能力不足、时间管理意识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将教研重点聚焦于“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升大班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二、时间魔法课堂:玩出来的成长
“为什么我刚玩了一会儿,就要收玩具了?”
“为什么妈妈说我刷牙用了‘十分钟’,但我觉得只有‘一分钟’?”
在孩子们的进阶提问中,老师们也发现了孩子们的共性问题,我们着重对时间表的推进进行了深入研讨,从绘本《时间的故事》中初步认识24小时制,到引导孩子记录并理解自己周末一天的活动、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类和统计,最后尝试合理安排自主时间里的活动,逐步深化孩子的时间观念和管理能力。
1. 认识时间:建立时间认知基础
为了帮助孩子建立对时间的基本认知,教师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绘本阅读,如《时间的故事》,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解释中,初步了解了时钟的构造和24小时制的概念。同时,教师们还利用游戏和实际操作活动,如“一秒钟可以做哪些事?”、“记录我的上学日”等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掌握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的概念。
2. 记录一天的活动:感知时间分配
在孩子对24小时制有了基本认知后,教师们引导孩子记录自己周末一天的活动。为了降低记录难度,教师们提供了“三格涂色记录法”和饼状图等简单直观的记录工具。孩子可以用涂色的方式,将自己的活动整理并分为四大类:生活类(如吃饭、睡觉)、学习类(如阅读、画画)、游戏类(自己喜欢的游戏)、其他类(如看电视、发呆、聊天等),并记录在相应的区域。通过记录,孩子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天的时间分配,并尝试对比自己与他人花费时间的区别,对时间的流逝有了更具体的感知。
3. 深化时间管理:自主30分钟时间管理表
为了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时间分配的差异,并尝试制定和执行自己的时间计划,教师们设计了自主30分钟时间管理表。这份表格的设计意图是帮助孩子在短时间内体验时间规划的重要性,并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表格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一个以5分钟为单位逐步增加的“进度条”,下半部分是对活动分类的提示图。
在使用时间进度条的过程中,教师们观察到了孩子的不同表现——
部分孩子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尝试记录自主时间管理表,表达自己的活动意愿。他们开始意识到时间的有限性,并尝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例如,有的孩子会有意识地先把“必须完成的任务”如用点心、完成一些学习累的游戏材料先完成。有的孩子在自主时间内选择了阅读绘本,有的孩子选择了进行建构游戏,还有的孩子选择了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孩子逐渐理解到时间规划的重要性,并开始控制自己做一些生活类活动时的速度。
然而,也有部分孩子在完成时间进度条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困难。他们可能对时间管理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规划。有时,他们会忘记自己的“重要任务”,或者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导致计划无法按时完成。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及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播种“成长小芽”,灌溉“自律森林”
1. 班级实践,个案追踪
各班根据教研优化后的策略,在班级中开展时间教育实践,并选择个别孩子进行个案追踪,观察策略实施效果,及时调整优化。
2. 经验分享,策略迭代
定期组织年级组教研活动,分享班级实践经验,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不断迭代优化时间教育策略。
3.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亲子任务、家园合作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时间教育的重要性,分享时间教育策略,引导家长在家庭中配合孩子时间教育,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四、让时间持续走、不断流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通过案例剖析、逆向思考、策略优化等环节,深入探讨了提升大班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教师们不仅提升了逆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积累了宝贵的时间教育经验。展望未来,老师们将继续深化时间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时间教育策略,为大班孩子的幼小衔接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