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重庆市渝北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启动仪式暨重庆启诚巴蜀2025教育沙龙在启诚巴蜀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教育沙龙以启诚巴蜀小学“读懂儿童”的创新实践为载体,通过成果展示、主题汇报、专家沙龙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深入探索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系统实施,为教育强区建设提供创新路径。
▲重庆启诚巴蜀小学师生带来精彩表演
成果展示:协同育人实践新探索
何为“教联体”?“教联体”是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目标,以学校为圆心、区域为主体、资源为纽带,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网络。
据悉,近年来,渝北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目前,全区依托“教联体”建设,联动教育、民政、妇联、团委、公安等部门,建成社区家长学校,整合社会教育基地、文化场馆等资源,实现家校社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责任共担。
在“教联体”理念引领下,渝北区各部门展示了“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为“教联体”的推进提供了创新样本。
▲ 启动仪式
观展过程中,渝北区悦来街道负责人表示,渝北区各部门协同育人案例很有指导意义。各镇街通过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整合区域教育资源,组建形成各自的“教联体”,能有效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直击现场:区“教联体”育人生态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渝北区教育工委委员、副主任陈文主持大会。渝北区社区、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共同诵读《渝北教育同心圆:共建“教联体”行动倡议》,向全社会发布加快“教联体”建设的倡议。
在热烈的掌声中,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纪委监委驻市教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傅兵军宣布渝北区“教联体”建设正式启动,渝北区委,区教委、公安局、镇街等相关部门领导及全场嘉宾共同见证。
▲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纪委监委驻市教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傅兵军
“‘教联体’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实践,”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荐华认为,关于推进“教联体”建设,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提高站位,下好统筹协调“一盘棋”;二是整合资源,织密协同育人“一张网”;三是注重实效,树牢考核评价“一把尺”。
▲ 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荐华
启诚巴蜀小学校长王静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实践,践行“教育是做的哲学”理念,坚守初心、切实行动、驱动创新,为渝北区“教联体”建设贡献力量。
▲ 重庆启诚巴蜀小学校长王静
模式构建:启诚“读懂儿童”行动路径
在专家主题沙龙分享阶段,沙龙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刘衍玲教授主持。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刘衍玲教授
著名学者、原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带来了一场极具深度的学术演讲。他围绕“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教联体实践路径”主题,以多维视角,让这场沙龙成为有效开展“教联体”的“方法论课堂”。
▲ 著名学者、原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
启诚巴蜀小学校长团队王冰、汪小红、廖泽萍为与会嘉宾开启《读懂儿童“教联体”: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启诚模式》主题汇报。通过案例展示、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实践,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提供了实践指引。
一直以来,启诚巴蜀小学都在构建校家社共育生态中探索前行。学校联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打造家长成长攀登营,以活动助力家长学习;开发多元课程,构建“启承转合”课程范式;通过“生涯规划”中心,链接社会优质资源,向家长提供定制化的学情分析和学业规划,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启诚巴蜀小学以先行校的探索经验,为更多学校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 重庆 启诚巴蜀小学学生为参观者讲解九连环
未来,渝北区将继续深耕“教联体”,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网络,努力推动教育从“单兵作战”迈向“全域共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