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调兵山市第一小学六年级师生及家长代表满怀热忱与期待,踏上了“行走的思政课”春日实践之旅。这场独具匠心的教育活动以家乡山水人文为“活教材”,让思政教育跳出课本、走入自然,在沉浸式体验中培育学生的拼搏精神、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登山实践:在协作攀登中厚植拼搏底色
清晨8时,师生队伍向兀术峰有序进发。面对蜿蜒山路,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携手登顶。班主任借此契机开展“坚持与协作”微课堂:“登顶之路如同人生征程,唯有相互扶持、不懈坚持,才能领略更美的风景。”山顶上,《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激昂有力,“红色知识找宝”游戏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深化对党史、乡情的认知,让“拼搏”与“团结”的种子在自然探索中萌芽。
文化浸润:于历史讲述中激发家国情怀
在文化广场,4名“红领巾小讲解员”化身“家乡文化传播者”,用生动语言串联起调兵山的千年记忆:从明月禅寺的禅意古韵,到兀术城的传奇往事;从蒸汽机车博物馆的工业文明印记,到砬子山的生态画卷,再到本土特色美食文化。通过“场景化讲解+互动问答”,学生们穿越时空隧道,触摸家乡发展脉络,油然而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朴素情感。
环保行动:从细微处践行责任担当
活动全程,“环保小卫士”的身影随处可见。学生们主动捡拾步道垃圾,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垃圾分类微竞赛”,以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老师们表示:“弯腰捡拾的不仅是垃圾,更是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这场“绿色实践课”让生态保护意识从理论转化为日常行动,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注脚。
长效探索:构建“行走的思政课”育人体系
“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生活共振。”校长娄凤国在总结中强调,此次春日实践活动是学校“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的开端。未来,学校将依托四季时序,开发“春之悟、夏之劳、秋之实、冬之研”主题课程,让学生在不同季节的实践中感悟自然之美、劳动之乐、丰收之喜与文化之魂,构建“沉浸式、序列化、生活化”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当思政课堂与春日同行,当教育教学与乡土共鸣,调兵山市第一小学用“行走”的方式让思政教育真正“活”了起来。这场融自然体验、文化传承、实践行动于一体的教育探索,不仅让学生在山水人文中收获成长,更以创新姿态为“立德树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供稿:张亚宁
编辑:韩丽颖
审核:张春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