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草木蔓发,万物生长;慎终追远,英烈精神,代代传承。为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铁岭市高级中学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特邀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关利群莅临校园,带来“树人”讲堂第三课,带领全体师生走进铁岭地区英雄人物的热血人生,感受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关主任在演讲中深情地讲述铁岭这片热土上的英雄事迹。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率领 2000 多名华工参加苏俄红军,因战斗英勇被命名为 “红鹰团”,后来在维亚战役壮烈牺牲;周恩来总理 12 岁于银冈书院接受现代西方教育与革命思想启蒙,目睹日俄战争苦难后,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宏愿,铁岭成为其人生转折的关键之地;大革命时期,年仅 17 岁的石璞被捕后不畏威逼酷刑,血洒南京雨花台;雷锋在铁岭度过生命最后 170 天,留下 “钻劲”“挤劲” 的 “钉子精神”。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铁岭,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不仅孕育了铮铮铁骨,还培养了科技精英。我们的先辈中,既有西安事变的策划者高崇民、“一二九”运动的领导者张希尧、舍身刺敌酋的爱国志士常隆基、烈火中隐藏炮身的“海岛青松”安业民;还有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者中国电影之父任庆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者赵厚达、大豆育种专家单维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王永志。他们用智慧与勇气彰显了铁岭人的责任与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铭记亦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面对新时期的巨大变革,关主任和同学们分享了4点感悟。
一、以志为灯,锚定人生航向
铁岭英烈如任辅臣、石璞,少年即立救国之志;周恩来总理在银冈书院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青春当有鸿鹄志,莫让浮云遮望眼。
二、以专注为刃,磨砺青春锋芒
从王永志攻克航天难题到农民版画家坚守创作,专注是铁岭精神的底色。面对AI时代的挑战,我们更需"挤"与"钻"的钉子精神。放下手机诱惑,拒绝浅尝辄止,将三年时光铸造成锋利的宝剑,在反复雕琢中等待破茧时刻。
三、以坚韧为盾,锻造强大心性
先辈们在战火中淬炼出钢铁意志,我们在和平年代亦需锻造抗压之盾。把挫折视为成长的磨刀石,将嘲讽化作奋进的动力。强健体魄方能承载梦想,每天一小时的运动,不仅强健肌肉,更能磨砺心智。
四、以创新为翼,勇闯时代蓝海
从任庆泰拍摄中国首部电影到赵厚达发明中文打字机,铁岭人从未缺乏开拓精神。在AI重塑世界的今天,我们要做技术的掌控者而非被淘汰者。正如《哪吒》导演三年磨一剑,同学们当以三年寒窗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此次国旗下的演讲,不仅是一次对铁岭英雄人物的缅怀,更是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铁岭市高级中学将始终秉持“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理念,通过清明节系列活动,引领学子们传承铁岭英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铁岭青年的奋斗答卷!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