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地、翻土、播种……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农耕文化是什么样?
3月29日上午,春日细雨绵绵,建新村的田间地头迎来一群特殊访客,来自越南、俄罗斯、泰国、卢旺达等地的留学生走进湿润的田埂,在春分时节与土地来了一场亲密对话。
当天,“万里中国”主题外宣活动之“我在节气讲中国故事”在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建新村举行,中外青少年并肩耕作,上演跨越国界的文化共融图景。
外国留学生春分“开犁”
触摸中国千年农耕智慧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在一首春分主题的诗句中,“我在节气讲中国故事”春分主题体验活动正式在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建新村,虎溪乡情院落举行,来自越南、俄罗斯、泰国、卢旺达等地的重庆师范大学留学生来到田间地头,与农耕文化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虎溪乡情院落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在乡情院落负责人苟徽的带领下,留学生们走进展览馆,触摸千年历史。
老照片定格的农耕场景、榫卯结构的传统家具、各式各样的农具,讲述着虎溪的传统历史文化,让留学生们不时驻足端详。泰国留学生在木犁前停下脚步:“这和我家乡的农具很像,看到特别亲切。”在讲解声中,留学生们也了解到春分节气的魅力,这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农耕重要时节。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参观结束后,进入体验环节,随着虎溪街道建新村村民敖行伟分发系着红绸的农具,春分“开犁”仪式正式启动。
田间地头,留学生们围成半弧,认真听敖行伟讲解春分农耕要点:“春分翻耕能改善土壤透气性,播种时要注意30度斜插秧苗……”
翻土、播种、插秧……听完指导,大家正式开始动工,俄罗斯留学生第一次抡起锄头,在指导下刨开土块,劳作间,额头冒出汗珠,“比想象中难,但也很有趣!”她也表示,这次来中国留学,让她的人生中有了农耕经历,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的春分时节,以及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南留学生擦着额头的汗珠说:“今天亲手播种,才真正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他说,在重庆的农耕体验,真切感受到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记忆。
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希望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外国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留学生亲身经历更好地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
从空中欣赏大美虎溪
传统底色与未来之光交融
你知道重庆最大的古道驿站是哪里吗?不少重庆人都去过青春洋溢的大学城,但你知道它的另一面吗?活动当天,还同步开展了航拍高新区虎溪街道直播活动,在赛力斯集团无人机的带领下,中外网友一起跟随航拍视角探索这座活力之城的魅力。
无人机掠过山麓,镜头下的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图画。
作为历史上重庆最大古道驿站,虎溪街道曾见证滇黔商队踏着清代青石板路奔赴华东的盛景。
如今,这片25.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创新指数与春花绽放速度同样惊人:58家高新技术企业、810余家科技型企业与重庆大学等7所管辖高校共生的创新生态圈,让金凤软件产业园的代码与川美涂鸦街的油彩共同书写时代篇章。
跟随航拍画面前行,大学城中路的桃花长廊如粉色星河,四川美术学院的油菜花田与艺术雕塑相映成趣,虎溪河生态公园里柳枝轻拂水面,建新村的乡野画卷诉说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座常住人口超30万的新城,正以“15分钟美好生活圈”重塑现代都市范本。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以科学城建设为引擎,以文教传承为根基,书写“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人文之城”的精彩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