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教师观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品“多味”人生

2025-03-19 10:13 来源:中教网  华昌萍   阅读 2.0千
105
分享

文/华昌萍)初春的清晨,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里,料峭春寒被琳琅满目的食材与人们的欢声笑语所消融。我驻足在一个摊位前,目光被那一朵朵新鲜银耳所吸引。它们宛如春天悄然绽放的白梅,清新脱俗,洁白无瑕。我毫不犹豫买一朵带回家,准备熬制一道美味苹果银耳羹。

厨房里,锅碗瓢盆奏响了我的烹饪乐章。我轻轻拿起银耳,感受着它丝滑细腻的肌肤。用刀小心翼翼地削去银耳底部的淡黄色硬蒂,再撕成小块洗净后放入电饭锅中,加入几块冰糖,注入适量清水。

浸泡的时候,我挑选了两个满身通红的盐源苹果。削皮去籽后,切成一个个如小指头般大小的苹果丁,缓缓地将它们放入锅中,选定电饭锅熬粥模式。春日的暖阳懒懒地照着窗棂,几只小麻雀在窗前叽叽喳喳地聊天。偶尔传来喜鹊清脆的叫声,它们仿佛都在陪着我一起等待时光的酝酿。

“卖红苕咯,卖红苕咯……”小区院子里响起一阵悠长的叫卖声。我循声而去,卖红薯的是一位个子不高约五十岁的妇女,大家都围过来在三轮车斗里挑选小巧玲珑的红皮拇指红薯。我买了一袋,准备将它们作为苹果银耳羹的完美搭档。

我将红薯洗净后放在蒸锅上。此时,电饭锅里已传来了咕嘟咕嘟的声响,缕缕白气袅袅升起,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甜香。那是苹果、冰糖与银耳共同交织出的美味。蒸锅在不久后也不甘示弱地散发着红薯的香甜,那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山野的呼唤,是土地的深情。

大约四十分多分钟后,美味的苹果银耳羹出炉了。我打开锅盖,只见锅内热气腾腾,翻滚不息。苹果与银耳吐着晶莹剔透的小泡泡,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此时的银耳在高温熬制中变得更加柔软,宛如一块块温润的白玉,蝉翼般透明。一颗颗淡黄色的苹果丁在银耳的映衬下,格外清新饱满。

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大勺放入青花瓷碗中,轻轻搅拌,细细品尝。银耳丝滑细腻,入口即化;苹果虽然经过长时间地熬制,依然保持着脆嫩的口感,一股甜蜜在口中弥漫。我从蒸锅里拿出一个蒸得咧开嘴笑的红薯,剥开薄薄的皮,轻轻咬一口,另一种甜蜜在舌尖上绽放。不禁想起小时/候和家人在冬阳下挖红薯的忙碌场景。流年易逝,虽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那些珍贵的回忆和经历却永远镌刻在我心中。

红薯与苹果银耳羹的邂逅,既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银耳要经过四十多天的精心培育,才会绽放银白的花朵;红薯在四季的更迭中默默生长,才能在地下结出串串果实;苹果树挺立在高原的山野,历经风霜雨雪,才有硕果满枝。这些食材背后,都凝聚着辛勤的劳作和岁月的沉淀。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在追梦的路上,布满荆棘,道路坎坷。就像银耳需静待花开,红薯需四季轮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与不懈的坚持。只有经历了时光的磨砺和岁月的积淀,我们才能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味道。当我们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那份甜蜜将是对过往努力的最好回馈,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从容。

此时,想起《我在北京送快递》的作者胡安焉,她以19份工作的亲身经历,诠释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无论是拣货员的辛劳,快递员的奔波,还是卖卤菜、摆地摊的琐碎……她都用踏实努力地去化解,并用文字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她的故事,如同那些食材一样,经历了时光的洗礼,变得更加动人而有味道。

【作家档案】   华昌萍,四川人。躬耕三尺讲台的一名小学教师。喜爱养花、运动。在阅读中丰盈生命,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与感悟。现为《作家驿站》编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