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2月28日讯(通讯员 赵地生)在全县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梓潼县七一高级职业中学校全体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县委书记刘强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全体师生对梓潼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明确发展方向
刘强书记的讲话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梓潼教育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意见,每一项都切中要害,每一句都饱含深情。梓潼七一职中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学校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身发展,努力为梓潼教育事业贡献独特的职教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聚焦重点领域,落实具体行动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利用梓潼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如两弹城,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同时,强化“五育并举”,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德技双修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梓潼七一职中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需求,动态优化专业设置,淘汰落后专业,加强新兴专业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品牌专业。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合作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本领,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此外,学校将持续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关爱,通过个性化辅导、心理支持、就业帮扶等措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七一职中健康成长,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改革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梓潼七一职中将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主动谋划并扎实推进一系列重点改革任务。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生产工艺,提升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打造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改革创新,形成具有七一职中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和经验,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强化师资,打造高素质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梓潼七一职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通过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培训、师德楷模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发展平台,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专业能力素质。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向教学一线和优秀教师倾斜,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发展合力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廉政教育等方式,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教育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强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今后的工作中,梓潼县七一高级职业中学校将以此次全县教育大会为契机,深入贯彻会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梓潼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强省、强市、强县贡献七一职中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