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改革持续推进。2023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立法规划,修改刑事诉讼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亦即刑事诉讼法即将迎来第四次修订。轻罪不诉制度作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面临适用标准模糊、区域差异显著等现实问题。为深入探究制度运行机理与完善路径,"轻罪不诉制度完善研究实践队"以实证研究为基,对实践队员家乡所在地检察机关及律所进行调研,系统走访三地检察机关、律师事务所,深度访谈多名检察官、刑事律师,力图为构建兼具法律刚性与司法温度的轻罪治理模式提供实证支撑,助力刑事司法从"惩治犯罪"向"兼顾犯罪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一、实践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完善,轻罪入刑现象普遍化,如《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高空抛物行罪。轻罪入刑普遍化导致大量轻罪案件被起诉,基层案件激增,寻找一个合理的治理机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自2021年4月起,由最高检主推的“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被视为主要应用于轻罪场景的顶层设计。此后,历经三次修正,刑诉法也为“少捕慎诉慎押”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增设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减少社会对抗的同时,传递司法善意、促进社会治理。《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了不起诉制度,其良好适用能够使轻罪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终结,减轻基层法院压力;又能避免过多一时失足的轻罪案件嫌疑人背上“犯罪人”的罪名,减轻其社会压力;还具有教育感化犯罪嫌疑人,减轻其再犯可能性的作用。同时,该制度还能够在起诉阶段促进双方当事人沟通和解,协商赔偿,减轻双方当事人的矛盾,修复社会关系。本实践队聚焦于此,力图寻找并完善一条中国特色轻罪治理路径。
二、实践纪实
本次寒假实践围绕检察机关不起诉制度展开深入调研,活动过程丰富且充实。实践队成员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武汉市江夏区检察院
2025年1月7日,实践队员前往江夏区检察院,胡检察官进行了访谈,了解到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适用较少的原因,酌定不起诉的判断标准,以及侦协办在当地的实际运行情况。胡检在访谈中提到,做出酌定不起诉决定的考量因素首先是犯罪情节,若犯罪情节较为轻微,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可纳入考量范围。在伤害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是否达成赔偿谅解是重要考量点;财产类案件,则着重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对被害人的损失进行了弥补。此外,犯罪嫌疑人的过往经历也是考量因素之一,即其是否有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记录,以此判断其一贯表现。常见案件类型包括故意伤害案件、危险驾驶案件、小型盗窃等侵财案件、非法捕捞案件。
图为实践队员在江夏区检察院与检察官访谈
(二)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
2025年1月9日,实践队员前往武昌区检察院,与来自不同检察部门的主要承办检察官进行访谈交流,着重了解了酌定不起诉的考量因素、附条件不起诉在未成年人案件中的适用情况、近年武昌区检察院的不起诉机制创新尝试等内容。实践队员在访谈中获知,武昌区检察院已建立案件跟踪工作系统,以便更新案件流程、跟踪发现新证据,有效改善了存疑不起诉“不诉即止”的问题;检察院还成立了轻伤害办案团队,通过专业化办理来化解矛盾,2023年的化解率达到92%。检察官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会优先考虑附条件不起诉,因为附条件不起诉有帮教期,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矫正和成长。检察官们同时指出,附条件不起诉法律规定需要刑期一年以下,对于有些法定刑为两年左右的案子,不能作附条件不起诉处理而可以进行相对不起诉。但是相对不起诉对应的是比较轻的情节,因此制度上有一定失衡。他们的处理方式是尽量把量刑的可能性往一年以下进行计算,以便于做附条件不起诉,争取对未成年人进行帮教。
图为实践队员在武昌区检察院与检察官访谈
(三)广东深展律师事务所
2025年1月20日,实践队与广东深展律师事务所的曾律师进行了访谈。曾律师从律师的视角出发,分享了对不同类型不起诉制度在实务中运用情况的看法,还谈到了律师在不起诉案件中的工作和作用,以及对听证制度等监督程序的感受。曾律师认为,不起诉制度中的决定权、提起权都在检察机关,作为辩护方或者是其他诉讼参与方,律师没有办法去提出正式的申请,也无法获知检察机关的判断是否符合一个具体的判断标准,只能通过经验、案件的本身尽力地与检察机关沟通,但缺乏法律上的标准。希望建立“有问必答”制度,顺畅与检察官的沟通渠道,解决目前因沟通不及时产生的严重脱节问题,便于律师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曾律师也表明,近几年检察机关的工作有很大改善,也能感觉到上级部门正在努力,逐步改善需要时间。
三、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践通过深入访谈调研,全面了解了不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状况,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未来,期望相关建议能为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推动检察机关不起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助力构建更加公正、高效的刑事司法体系。同时,实践队也将持续关注不起诉制度的发展动态,为后续研究积累更多经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