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小学看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幸福市中 校园巡礼 | 新时期换挡提速 大变革弯道超越——枣庄逸夫小学

2024-12-20 17:33 来源: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阅读 5.6万
分享

编者按: 

一部教育史,就是一个地区振兴发展、一个国家繁荣兴盛的历史写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全面深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在市中大地澎湃展开。

近期,公众号将在《幸福市中 校园巡礼》专栏持续推出各学校的发展历程、改革成果、典型经验、亮点成绩等,邀请更多的人走进市中、学在市中、幸福市中。

枣庄逸夫小学

枣庄逸夫小学始建于1991年,199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原名“兴华小学”,1994年2月因邵逸夫先生捐建了中间综合教学楼,所以更名为“枣庄逸夫小学”,2017年7月,枣庄逸夫小学与原黄庄中心校联合办学,成立了逸夫小学教育集团,开启了“一校两区”1+1>2”的互利共赢、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学校紧跟新时期创新发展脉搏,在党建、宣传、德育、教学、安全、足球、篮球、田径等特色凸显、亮点纷呈,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师群体富有活力,学生行为规范有序,社会服务成效剧增,实现在大变革中弯道超越。

1

强校扩优,引领学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在党建思想引领下,实施强校扩优行动。引资近300万元完成了东校区幼儿园搬迁至融创新址,有效化解东校大班额及校舍紧张问题;投资200余万元对东校教室、外墙、西校多功能报告厅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近期,东校区围墙拆除重建,大门南侧自建房拆除,学校大门规划和升级改造、操场草皮铺设;西校区围墙加固、花园景点打造、路面铺设、小广场、孺子学堂等全面升级改造,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本着匠心、良心、初心、用心做教育,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学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尹泉书记在枣庄市强校扩优行动交流展示会、市中区防溺水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成功举办庆教师节成果展、校园英语节、数学节、读书节;《探索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策略研究》被立项为山东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辐射带动学校师德师风、防溺水、安全维稳、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先后获得“市学灯塔用灯塔先进党支部”“市突出贡献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装置艺术作品《年画之钥 开启传统之门》亮相全市首届教育系统美术教育成果展。

2

提升突破,描绘学校新样态

按照“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学校创新发展再出发,成功提炼了新时期的“行走在追求教育本真的路上”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学校管理倡精细、校园文化倡精致,全力推进“五境”(净、静、敬、竞、精)和“五行”(爱、善、信、和、美)教育,积极打造“入校有礼,入室有静,入座有学”的“三有”行为规范理念,引导学生进校即进班,进班即读书的良好习惯,打造学校办学新名片。实现“一校两区”1+1>2”的互利共赢、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开展“大家访”“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双报到”等系列活动,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特别今年初中划片招生,提前谋划,预设访点风险,党员干部上门入户做好招生政策宣传、解读,把工作做在前面,为市中教育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3

换挡提速,实现学校发展新超越

学校聚焦重点,特色发展,展现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尊敬的市中教育新形象。学校女生足球队9次代表市中区在全市校园足球比赛夺冠,多次代表枣庄市参加省级比赛,在2023年“浩然正气——中力杯”全国少儿女子足球邀请赛获冠军,12月男子篮球队获区篮球赛冠军,成功举办“亚足联女足日”女孩足球节暨山东省足球进校园现场观摩会,受到山东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乔云萍高度赞扬。“闻乐而动”之阳光大课间花样跑操,呈现校园靓丽风景线,体育素质教育成为逸夫品牌。学校弘扬女足拼搏精神,先后获得山东省文明校园、枣庄市突出贡献集体、枣庄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枣庄市“优秀少先队集体”、第四届枣庄市文明校园、连续3年区“五星级”党支部、连续3年“红领巾奖章”二星章、三星章等奖项、“学在市中”品牌建设优秀单位;强化文化宣传,全力管控网络舆情,在国家级重要报道2条,省、市级重要报道198条,学习强国平台上发表6条,区级媒体20条,共计206条,宣传中心讲好“逸家人”故事,传递学校发展强音。

4

传承爱善,铸就学校发展灵魂

邵逸夫先生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学校传承爱善,建起“逸夫文化长廊”、“逸夫大道”,编写《走进邵逸夫》校本教材,潜移默化影响和教育师生,“邵逸夫爱善精神”已积淀为一种校园文化,一种教育品牌,铸就学校发展的灵魂,由此提炼出“笃学诚行,博爱至善”校训,它深刻地影响着全体师生员工,为学校持续发展和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教师“敬业、勤奋、奉献”;学生“进取、拼搏、友爱”,师生正是在每天的行动、感悟、体验、实践中受到的教育和启迪,将“逸夫爱善精神”内涵内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涌现出一大批市、区级突出贡献教师、突出贡献班主任、突出贡献教育工作者,她们在不同岗位绽放光彩、传承爱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